李紋很享受楊葉親昵的動作,這給她一種,楊葉很寵她的感覺,她皺了皺鼻子,有些天真地說道:“那我就幫你數錢!”“哈哈哈哈!”
楊葉和他身邊的幾個人都笑出了聲。
“你把手里的通告都推了,過幾天跟我一起去美國吧!”
李紋大喜:“好啊,我明天就去處理。”
……
幾天之后,楊葉帶著李紋,先去了一趟東京,舉行了一場《黑客帝國》的路演,然后就直飛洛杉磯。
在北美,《黑客帝國》正在熱映之中,它在票房上力壓金凱瑞的《阿呆和阿瓜》,成為圣誕檔冠軍。
楊葉一到美國,就上電視臺為《黑客帝國》做宣傳。
由于《黑客帝國》已經不再是一部純粹的功夫片,而是糅雜了世界各地的哲學思想。
楊葉博采眾長,十分巧妙地把各種元素量身定制到具體場景中,又能用人物串起前后呼應的不同哲學觀點,十分高明。
所以這電影一上映,就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影迷的各種解讀。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楊葉到美國后,電視臺甚至邀請了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來和楊葉對談。
《黑客帝國》中有很多致敬鮑德里亞的地方,比如電影開頭,neo拿出一本綠皮書外表的的盒子藏軟件,那本書就是鮑德里亞的著作《擬象理論》。
所謂“擬象理論”,鮑德里亞認為,在20世紀末的消費主義社會,大眾傳媒和互聯網制造的模擬現實的圖像早已取代了現實。
人類雖然自認為活在現實中,實際上精神世界已活在擬像中。
當虛幻稀釋了真實的重量,現實便反倒成了荒漠。
這種情況就跟電影中的一幕莫名相似,電影中的人類都活在孤立的機器試管中,靠“矩陣”模擬的現實度日。
電影中的這一幕,就如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隱喻。
鮑德里亞對20世紀的消費主義社會說了一句名言:weletothedesertofthereal.
在楊葉的《黑客帝國》中,也借狄龍之口,對neo說了同樣的話:歡迎來到真實的荒漠!
不過這次的對談并不愉快,鮑德里亞認為楊葉誤解了他的理論。
因為在電影中,虛假的“矩陣”和真實的“瀛洲”形成了二元對立。
矩陣的作用是奴役全人類,而瀛洲存在的使命是解救全人類。
鮑德里亞認為真實與虛擬的界限早已模糊,這種二元對立不存在。
楊葉要么是不懂才誤解,要么就是故意曲解,因為拍電影要兩股勢力互相對抗對看好。
對此楊葉沒多說什么,他只是說“矩陣”和“瀛洲”的關系在續集中會有更多說明和展示。
一個作品問世之后,就不再完全屬于創作者了,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求隨意解讀。
作者是不能輕易給自己作品下定義的,因為這可能會得出標準答案,而減少作品的討論空間,極大地損害作品的價值和生命力。
在跑路演的間隙,楊葉和新成立的夢工廠電影公司舉行了簽約儀式。
白楊影業以3000萬美元入股夢工廠,取得12%的股份,并獲得夢工廠在亞洲除中國大陸市場之外的代理權。
斯皮爾伯格倒不是不想把中國大陸的代理權也交給楊葉,而是楊葉做不到。
因為在內地,只有中影才有進口電影的發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