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也不想阻礙他的創作熱情,拍就拍吧,就算撲街,其實楊葉也撲得起。
楊葉和徐刻聊過之后,發現他想拍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一部電影根本塞不下。
最終決定拓展一下,拍成上下集。
至于為什么不拍成三部曲,因為那樣又太散了。
這樣大投資的電影,任由徐刻想一出是一出,是不可能的。
楊葉嚴格規定,必須先有劇本,做好前期規劃,按部就班地執行,走好萊塢的模式。
至于為什么不按照《蜀山劍俠傳》的原著拍,因為原著就沒有劇情。
它根本算不上是一本小說,連故事集都算不上,只能算一本設定集。
而作為設定集,它也比不上《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雖然各種抄襲,但熔中國神話傳說于一爐,從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古代神話。
很多家喻戶曉的是神話人物形象,直接就是《封神演義》里的樣子,比如哪吒。
《蜀山劍俠傳》的影響力就要小得多,也沒有創造出什么家喻戶曉的人物。
但文筆非常優秀,想象力也比較豐富,遠遠勝過《封神演義》。
所以歷代改編,都只是選取書里的一些設定,然后自己編故事。
這些故事大多編得很爛,比如徐刻的兩部蜀山,劇情都非常稀碎。
但即使是這樣稀碎的劇情,也比原著好太多了。
原著很有《封神演義》的遺風,峨眉派就等于是闡教。
主角團剛愎自用,常常不問緣由直接干。
只要不是峨眉一伙的,全都是邪教或者異派。
邪教直接誅殺,異派那就看你表現了,是不是跪舔我。
要是你不舔的話,那就合該你遭此劫,很有《封神演義》的遺風。
就像哪吒,無理由殺人,殺的人不管善惡,都是劫數。
正派不需要智商,因為正派可以算卦,可以完全預知一切,不帶一絲偏差。
所以正派根本不需要什么聰明機智,哪怕你剛愎自用,強行違背師長犯錯,一切也都已注定。
這個算卦的能力,和帶著神威的楊葉有點類似。
但楊葉是個講道理的人,也有自己的底線。
無論是殺人或者救人,或者做什么事,對付誰,都是有原因的。
再說《蜀山劍俠傳》里的反派,或者說不是峨眉一伙的人,全部都是智商負數,戰力低下。
不僅不能預知未來,還經常在對決的時候,要么粗心,要么忘記對方有法寶克制自己。
這他媽還能忘記
還有的約戰直接約到正派最強的前輩曾經的洞府旁邊,打了半截,想起來了,一命嗚呼。
這他媽還能忘記
有時候,實在編不下去了,干脆就是合該某個正派的人不該遭此劫,合該某個邪派的人該遭此劫。
總而言之,峨眉的人就是死不了,邪派的人就必須得死。
邪派的悲哀還在于,正派把你底褲顏色都算出來了,你卻一無所知。
邪派的信息正派基本都掌握,但是正派的信息,邪派卻都不知道。
正派還天天滿口仁義道德,但實際執行的時候,就非常臥槽。
比如在陷空島,峨眉的小矮子們就因為想試試不用法力能不能和冰熊角斗。最后發現打不過,就直接法力轟殺了,這就是所謂的正派修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