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蜀山的模型,楊葉之前和大家確定好造型之后,就當了甩手掌柜。
由于這個模型是《蜀山傳》和《逍遙游》共用的,所以后續的搭建什么的,都是徐刻在盯。
等楊葉返回香港,模型已經搭建完成。
為了這個模型,楊記還在深圳建造了一個亞洲最大的攝影棚。
搭建好的模型,造型是五座小山環繞著一座大山。
其中四座小山代表地火水風,剩下一座小山是劍冢。
《哈利波特》里面的飛行都是騎掃帚,《逍遙游》里則是御劍飛行。
關于御劍飛行,到底應該怎么飛這事還挺值得商榷的。
像哈利波特那樣騎著飛肯定是不行的,人家那是掃帚,你這是劍啊。
騎上去一個搞不好,就褲襠涼颼颼了。
還有一種就是手持飛劍,被帶著飛。
具體情形可以參考雷神托爾,他就是被錘子帶著飛的,感覺還可以。
明代小說《七劍十三俠》里面的劍仙,是從袖中取出一口小劍,迎風一晃,門板大小,踏劍做歌而去,感覺挺拉風。
還有一種,劍仙的劍其實是劍丸,平時含在口里,要用的時候,就吐出來,化作一把劍,然后踩著飛。
含在嘴里的東西用腳踩,感覺有點惡心,萬一你的鞋之前踩過狗屎呢。
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則是劍化光華,籠罩全身,不但能飛,光罩還能提供防御。
聽起來特別屌,但是實際做出來的話,像超級賽亞人。
還有踩著劍柄飛的,把劍扔出去當做踏板跳著飛的,用嘴巴叼著劍飛的……不一而足。
第一次把御劍飛行搬上大銀幕的應該就是徐刻的《倩女幽魂》。
寧采臣和燕赤霞下地府救聶小倩,遇到危險后,燕赤霞抓起寧采臣往遠處扔,然后把寶劍也扔出去,讓寶劍帶著寧采臣飛,一直飛到小倩身邊。
到了第二部,更加發揚光大,眾人在蜈蚣精后背上和它搏斗的時候,蜈蚣精撞山崖,所有人都被震動給弄得掉下去,只有燕赤霞還在蜈蚣頭頂。
為了救人,燕赤霞使出一招“龍嘯九天,御劍飛行”,無數寶劍從背后的劍匣飛出,迅速來到眾人腳下。
寧采臣、知秋一葉,傅清風、傅月池、傅天仇全都踩著劍飛行。
由于傅天仇是個老人家,站不穩,還很貼心地弄了兩把劍給他當扶手。
這個影響太大了,最早寫網絡小說的那批人,都是受到香港電影影響非常大的八零后們。
他們在寫仙俠小說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會這么寫。
后來的各種游戲基本也是這么做,電視劇也是這么拍。
甚至《軒轅劍天之痕》里面,古月大仙開一波御劍帶人,他的劍變成一條馬路辣么寬,一群人在劍上吃吃喝喝。
最終,就形成了后世的集體意識:一提到御劍飛行,大部份人腦海中浮現的,始終是那種用腳踩著寶劍的姿勢。
所以,楊葉魔改的《逍遙游》也從善如流,主角們也是踩著劍飛的。
關鍵時刻手捏劍訣,可以操控飛劍,做出各種加速,轉向等改變。
……
《逍遙游》的海選涵蓋兩岸三地,聲勢浩大。
參選的小演員超過一萬人,經過一個多月的篩選,最終有一百多名小演員通過了初選。
這些人都被帶到香港,由楊葉親自面試。
能夠參加初選的,家里都是有點條件的。
消息最靈通的,肯定是那些在演藝圈里混的人,他們會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子女送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