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說出b2c、c2c的電子商務模式可以做到萬億規模。
馬蕓不僅不覺得楊葉在吹牛逼,反而還特別興奮。
馬蕓去過美國,知道那里的人買東西都是直接刷信用卡的。
而國家推進的“三金工程”之中,又有一個金卡工程。
在馬蕓看來,未來的中國人買東西也是以電子支付為主,直接刷卡完事,不需要現金。
所以他認為電子商務會成為一個巨大的機會。
他當然不知道未來的中國人買東西并不是刷信用卡,而是掃二維碼。
不過也大差不差,因為真的不需要現金了。
不過,鑒于目前電子支付還沒有成型,所以兩人商量了一番之后,還是決定一步步來。
先從b2b起步,因時而動,逐步推進到b2c、c2c。
隨后,兩人將他們的電子商務公司取名為阿里巴巴,諧音1688,一路發發。
杭州電信那邊正在收購中國黃頁,楊葉的意思是讓馬蕓直接退出,把精力都投入到阿里巴巴來,馬蕓表示同意。
楊葉直接給馬蕓投了1000萬人民幣,占股40%,并表示會給他介紹一個財務過來,擔任公司的cfo,其他的不予干涉。
馬蕓知道楊葉派財務過來是必然的,那可是一千萬。
當然,這只是開始,想要把阿里巴巴做起來,這點錢根本不夠,后續還要好幾輪融資。
每一輪融資,楊葉都得砸錢,而且要一次砸得比一次多,這次砸一千萬,下次就得砸一個億。
否則的話,股分就稀釋得沒有了。
不過砸這個錢是值得的,不僅成功以后,獲利極豐,還避免了讓孫正義那個小鬼子撿便宜。
中國互聯網起步階段,國內根本找不到錢,沒人相信這玩意兒,導致幾大互聯網公司都是外國財團投資的。
這些公司成功之后,那些財團都賺麻了。
楊葉覺得,這錢,還是讓我來賺吧!
這些年,楊葉在國內賺的錢實在太多了,每年十幾個億,不完,根本不完。
這些錢他從來沒有拿回香港過,就一直留在內地。
其中的一半歸于陳玉蓮掌管的楊氏慈善基金,到處捐款,建學校,資助貧窮學生。
最近他吩咐陳玉蓮,開始給位于地震帶的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的中小學援建抗震教學樓。
另一半就躺在銀行里,他懶得買股票,大a那破玩意兒他根本看不上。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筆錢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什么騷狐、新浪、豬場、鵝場……楊葉要當他們所有人的金主爸爸。
……
聊得太久,楊葉和王非來到冰場的時候,冰場早就關門了。
關門正好,人多被人認出來,根本滑不了。
楊葉找了一通關系,愣是讓冰場給他倆開放了。
今晚的月色很好,幽靜的湖面上,王非穿著冰鞋,優雅地繞了半個圈子,然后雙手杵著膝蓋,笑嘻嘻地對楊葉說道:“過來追我呀!”
楊葉從來沒有滑過冰,一時不能適應,他艱難地站起來,對著王非說道:“如果我追到你,是不是可以嘿嘿嘿”
王非問道:“什么叫做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