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就決定修改劇本,好不容易改好,結果又被港媒披露劇情概要。
張國容只好再次修改劇本,結果開機在即,投資人被查出經濟問題,給抓進去了。
一連串的挫折,導致《偷心》流拍,被無限期擱置。
那時候張國容的抑郁癥已經很嚴重,《偷心》的流拍更是讓他郁郁寡歡,耿耿于懷。
幾個月后,他以慘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部電影搞了好幾年,都沒搞出來,表面上的原因是張國容追求完美,想要一鳴驚人,但又時運不濟,籌拍的過程中老是出各種問題。
但實際上,是因為他沒有克服作為新手創作者的心態。
絕大多數的新手創作者,當他準備去創作一個作品的時候,他都會覺得自己牛逼極了,覺得自己的東西一定會一鳴驚人。
比如寫小說這件事,大部分的新手還沒開始寫之前,都是信心爆棚,覺得自己寫的小說一定吊炸天。
動筆之前,就開始各種想象,各種構思,各種各樣奇妙的點子不斷地在腦海中冒出,牛逼極了。
等到真動筆寫,才發現一臉懵逼,根本寫出來的。
就算寫出來了,又常常因為一句話寫得不夠優美,而冥思苦想,尋章摘句,浪費大把的時間。
好不容易寫了幾段,又覺前面某個地方的劇情寫得不夠完美,或者是冒出了新的想法,于是又翻到前面去,修改一番。
這一改,頓時就覺得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于是就翻來覆去的改改改改改……
絕大多數的人,終生都會停留在這一步。
因為他經過反復修改,耗費大量精力之后,最初的創作激情就會被消磨殆盡,使得他的小說還沒見光,就被束之高閣了。
少數人越過了這一步,把他認為非常牛逼的小說寫出來,發布了。
結果發現事與愿違,他的小說,根本就無人問津,于是就道心崩潰。
崩潰的人中,大部分人會怒噴讀者都是些不識貨的大沙幣,根本就看不懂他的小說。
只有少數人會意識到是自己寫的不行,選擇重新振作,再來一次。
而只有那些百萬里挑一,天賦爆表的人,才可以直接越過這些障礙和挫折,一鳴驚人。
楊葉本質上是一個抄襲狗,但他卻十分明白這種心態,于是對張國容說道:“你知道我是寫小說出道的吧”
張國容道:“這當然知道,你寫的《昆侖》嘛。”
楊葉道:“在寫《昆侖》之前,我是一個武俠小說迷,我從上小學就開始看武俠小說,如此如醉。
等到中學畢業,我就開始寫小說,最開始的時候,我就想寫出一本超越金庸、古龍的神作,一鳴驚人。
為此,我要求一切都盡善盡美,于是我反反復復,不斷修改,改來改去,改了幾年,連個屁都沒有憋出來。
后來,我就開竅了,我照著金庸,一頓抄啊,就抄出了一本《昆侖》。”
張國容聽了楊葉的話,若有所思地道:“你是在點醒我”
楊葉正色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導演,就必須克服,我剛剛所說的那種心態。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完美的。金庸的小說bug一大堆,我的電影也有很多瑕疵。
如果你要求一切都完美無缺,那么就會不停地鉆牛角尖,你可能一輩子都拍不出來一部電影,你甚至都開不了機。”
楊葉是過來人,這屬于是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況且他后來的成績是如此耀眼,張國容不服也得服。
“謝謝你,我記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