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門口,災民越聚越多,被衙役驅趕后,就在附近扎個窩棚對付,每天排隊來領一碗稀粥,勉強餓不死,可天越來越冷,老弱病殘就扛不住了。
而且,這么多人聚集在一塊兒,也很容易發生時疫,那時候情況就更不好控制。
京兆府不是沒出面管,是漸漸力不從心,讓災民去村里落戶,有些愿意去,有些啥家當都沒有的,就走不了這條路,反正都是乞討,在城門口更方便。
至于朝堂上,據說也拿不出銀子和糧食來賑濟,如今,只能靠著京城里的大戶人家施粥度日。
何其可笑
許懷義看著這一幕幕凄慘場景,聽著近處百姓們的同情議論聲,皺著的眉頭就沒松開過。
再這么互相推諉扯皮下去,遲早得出個大事兒。
難道非得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些上位者才能重視
進了城,他一路琢磨著事兒,走到了奇珍閣,拴好騾子,從車里抱下個東西,整了整衣服,走了進去。
這次他沒做偽裝。
前后一刻鐘的功夫,他從里面走出來,懷里多了五十兩銀子。
掌柜的還特意追出來提醒,“許公子,可別忘了再帶兩盆來啊,要是花色比剛才那盆還清雅秀麗,價格好說,絕不叫你吃了虧去。”
許懷義“嗯,嗯”應著,態度表現的很是隨意。
他越是這樣,對方就越是熱切,恨不得他現在就回家把花搬來。
憑借自己多年的經驗,他非常肯定那叫什么羽衣甘藍的花會大受歡迎,菊花和梅花為啥被人追捧,贊其風骨不就是能頂著寒風凜冽,還能自如綻放嗎
如果這羽衣甘藍如許懷義所說,下大雪都凍不死,那冬天就一定有它的一席之地。
物以稀為貴,這是他們奇珍閣的宗旨,眼下這盆羽衣甘藍是獨一份兒,他得好好謀劃一下,怎么高價賣出去。
五十兩銀子算什么至少得翻個十倍才行。
許懷義可不知道奇珍閣的掌柜心能這么黑,他剛才要價五十兩就覺得賺大了,這簡直是無本的買賣,銀子來的輕松,他花著也就不心疼,直接去糧鋪,買了幾百斤的麥子和小米,其他粗糧也要了不少,估摸著存夠了能應付到明年春上的量。
如今糧價又漲了些,他怕再不多存些,后面還會往上漲。
糧食太多,糧鋪負責送貨上門,許懷義給了個地址,就又去了雜貨鋪子,油鹽醬醋的也沒落下,除此外,干貨臘肉之類的東西,也買了很多。
之后還去囤了些麻布,他想買棉花,可惜,問了好幾個鋪子都沒有,棉花如今在中原還沒普及開,只在西北有少量種植,也都被紡成了棉布,想做冬天的厚衣服和被子,要么往里塞絲綿,要么是蘆葦絮和稻草。
許懷義也沒辦法,現在家里人穿的夾襖里填充的是絲綿,還有羽絨,倒是不冷,他想的是其他人怎么熬過這個冬天,如果他沒料錯,今年冬天肯定比往年都要冷,搞不好就有雪災。
只有火炕還不夠,總不能白天都不出門吧
他拜托幾家鋪子的掌柜幫忙打聽著,如果有從西北來的客商問問能弄來便宜點的棉花不,對方倒是答應的很痛快,心里卻不以為然的,棉花能有蠶絲綿暖和體面能有皮毛好看矜貴
買不起這兩樣,就用蘆葦絮和稻草唄,那些窮酸百姓一年年的不都是這么熬過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