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定遠侯府和禮部侍郎左家也傳出要結親的消息,不出意外的話,這門親事會落到跟你同住一屋的李云亭頭上。”
聞言,許懷義忙問,“這門親事應該算是門好親事吧”
孫鈺隨意道,“目前來看,倒是沒有什么不妥帖的地方,左全安是個聰明人,也有幾分能力,若不是之前出了受賄的事兒,他還能再進一步。”
禮部侍郎再進一步,可就是尚書了。
許懷義松了口氣,“妥帖就好。”
孫鈺挑眉,“你很關心他”
許懷義沒否認,“弟子跟他還算投脾氣,他那人,面冷心熱,能處。”
“你不介意他外室子的身份”
“那也不是他能決定的,再者,如今不是進了定遠侯府了嗎,也就不是啥外室子了。”
“嗯,若非如此,這門親事無論如何也落不到他頭上,他算是高攀了。”
“若是可以選擇,他估計還不想高攀呢”
“你嘀咕什么”
“呵呵呵,沒啥,那個師傅,弟子想起來還有一樁正事沒跟您說呢”
孫鈺成功被他轉移話題,“什么正事兒”
許懷義便把商會的事兒解釋了一遍,重點強調了下商會存在的作用和意義,他知道,這是最能打動孫尚書的地方,果然,孫尚書聽的十分認真,等他說完,還又問了不少問題,他都一一解答。
顯然,孫尚書對此很感興趣。
許懷義見狀,信心大增。
孫尚書道,“依你之言,這所謂商會,還是很有成立的必要性啊。”
不管是維護商戶的權益,還是協調各商戶之間的良性競爭,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營造一個和諧的商業環境,促使商業繁榮,這對戶部的稅收可是大有益處,太祖曾說過國富才能民強,國家富裕的標準是啥不就是國庫里有大把的銀子,能支應大雍各處地方的需要。
前朝對商戶很是苛刻,導致商業蕭條,太祖打下天下,建立大雍后,就發布了不少新國策,其中就有鼓勵行商,甚至允許商戶之子讀書科舉,彼時,有許多朝臣反對,但太祖力排眾議,事實證明,太祖這一決策是英明的,幾十年過去,大雍的商業就繁榮起來了,國庫里的銀子,過去都是倚賴向農戶征稅,漸漸的,商戶納稅卻成了大頭。
但隨之而來的,也有了不少麻煩,商戶多了,便難以管理,這些年惡性競爭不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官司打到衙門里去,也難以公平的分出個誰是誰非來,可若是有了商會這樣的組織,或許,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最起碼有了個解決的去處。
而且,商戶跟朝廷之間,也有了過渡和溝通的橋梁。
許懷義見孫尚書不反對,暗暗松了口氣,附和道,“是啊,弟子也是覺得成立商會大有益處,才想辦成這事兒,原本弟子就是提個主意,具體的都是蘇喆去操心,他也確實費心去做了,為此還搭上了二皇子的關系,可現在,有他父親截胡的事兒在前,他怕辛苦忙活一場,再被摘了桃子,于是就想把這事兒再交回到弟子手上,而他幫著跑腿,多少分點功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