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將軍,幾位將軍,目下毛當已死,秦軍群龍無首,依驍之意,不如趁勢掩殺,殺回雍丘,救助被困大水的百姓嗎,不知幾位將軍意下如何”徐宗文對桓伊幾人提議道。
龍驤將軍謝琰趕緊同意道“這是自然,能夠一洗破城之辱,我等何樂而不為”
“一切聽憑徐將軍安排,殺秦狗我劉牢之絕沒有二話”
劉牢之與毛當有陳縣兵敗之仇,關中軍是劉牢之的死敵,徐宗文建議大軍反攻他當然舉雙手雙腳贊成。
謝琰和劉牢之都愿意追隨徐宗文去攻打秦軍,桓伊也點了頭,尤其是徐宗文那句救助被大水所困的雍丘百姓讓他覺得徐宗文不只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還是一個心懷仁義的儒將。
此人心智高遠,文韜武略,胸中丘壑深不可測,兼懷濟世愛民,實屬難得的良將
“既然徐將軍已有計劃,請徐將軍下令吧”
桓伊當眾讓徐宗文指揮所有的晉軍,對此謝琰沒有異議,劉牢之并沒有反對的理由,他只是有些嫉妒徐宗文能得到桓伊的重視,讓品級低的將軍指揮品級高的將軍,這可是前所未有的
“多謝各位將軍支持,那便靜聽驍一言。”
徐宗文命張三取來地圖,見狀,眾人紛紛下馬圍了上來。
“我們現在在雍丘之東南方向,秦軍四路包圍雍丘,乘竹筏進攻雍丘,我等不必去水上,只需要在大水外撲殺落單和小股的秦兵,秦軍已經斷了糧,他們過不了多久就會離開,我們在岸上分開包圍,逐漸蠶食之,最后合并一處吃掉他們”
晉軍沒有竹筏,馬匹不能在水里作戰,徐宗文提出的外圍收割秦軍散兵,再最后合擊的策略正是揚長避短,非常利于晉軍。
按照徐宗文的計劃,徐宗文的四千親軍分為四路,加上桓伊、謝琰、劉牢之三人不足六千人分為六路,一共十路千人隊,從四面八方向雍丘城的秦軍發起圍攻,造成晉軍后援不斷,兵力充足的假象,徹底擊潰秦軍
眾將知道軍情緊急,沒有來得及整頓人馬,就朝雍丘城外圍發起了進攻。
徐宗文拿著毛當的人頭,親軍們大聲疾呼著毛當的死訊,原本以為必勝的秦軍回頭看見主將毛當的人頭,都認為秦軍兵敗了,立刻就沒有了斗志,開始四散而逃。
“兄弟們,殺啊”
剛棄了竹筏上了岸的秦軍狼狽不堪的跑路,迎面就看見了徐宗文親軍們冷面嚴峻的面孔,碰到了甲胄齊整,軍姿勃發的徐宗文,僅僅是一個沖鋒,這些準備奪路而逃的秦軍一觸即潰,跌入水中,死于徐宗文親軍巨大的馬力沖擊之下的足有數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