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文聽到華齊的聲音,忍不住瞄了一眼,王貞眼中藏著一絲不甘,華齊則抬頭挺胸從王貞身邊走過,來到御階前。
徐宗文通過這微末細節,看出這華齊和上司王貞的關系不是很和睦。
詔書的內容沒有什么意外,就是給北伐功臣賞賜,至于爵位在此之前都已經定下了,此時都是賜予功臣們銀錢、布帛、封邑諸如此類。
會稽王司馬道子“今日歲末大朝,我等也應該與民更始,早就聽聞征北將軍文韜武略,精通詩賦,不知今日可否當庭作詩一首”
“對啊對啊,理應如此。”
“請征北將軍作詩一首。”
以秘書丞王國寶為首的會稽王一派官員紛紛踴躍舉薦徐宗文。
在百官的注釋下,徐宗文起身離席,踱著步子在大殿里走了兩步,抬頭虛望上空,又低頭沉吟不語。
會稽王司馬道子以為徐宗文胸無點墨,已經詞窮了,作詩是不可能的,正在心中竊喜
百官們也覺得徐宗文的長處是征戰沙場,帶兵征伐,這武文弄舞之事不擅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都在等著徐宗文當眾出丑。
誰知徐宗文早已經胸有成竹,他只是裝模裝樣,在吊人胃口,吸引人注意力罷了
果不其然
倏地,徐宗文雙眼目透寒光,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忽然開口吟詩一首“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洛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言未畢,滿座皆驚
這首詩明擺著是在在說徐宗文千里奇襲洛陽城的戰事過程兇險,但是徐宗文的忠君報國之心支撐著他英勇殺敵,誓死報國,最后漂亮的打完了那場仗
謝玄聽的仔細,他拍案叫絕“好詩,好詩啊”
何止是謝玄,凡事在座的大臣哪一個不是文筆斐然的刀筆吏
但是沒有經歷過戰場的兇險多變,生死離別,誰又能吟出這樣帶有戰場廝殺,血流成河的悲壯場面的詩呢
無疑,徐宗文做到了
晉帝司馬昌明坐在龍椅上聽的清清楚楚,尤其是最后那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晉帝他站了起來“征北將軍徐驍聽詔。”
徐宗文聞聲,回頭便彎下了腰,雙手向前行禮“臣聆詔”
“征北將軍徐驍進獻傳國玉璽有功,加封為武宣縣侯。”
“謝陛下”徐宗文趕緊納頭便拜,有便宜占白不占。
晉帝的聲音回蕩在整座太極殿中,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時候,晉帝招了招手,華齊從階下的內侍手中端來一個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