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散騎所言有誤,什么叫殷仲堪是先帝的腹心之臣,難道王令君、王中書和這滿朝的文武大臣就不是先帝的腹心之臣了”
“殷仲堪出身士族高門是不錯,可是躋身朝堂的哪一個不是士族名門弟子,都是經九品官人法中正入仕,就他殷仲堪高人一等你可有把王謝大族放在眼里”
“除了瑯琊王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譙國桓氏、潁川庾氏、潁川荀氏、陳郡袁氏、高平郗氏、陽翟褚氏、太原溫氏、濟陰卞氏、南陽范氏,哪一個不是士族名門哪一個不是文風鼎盛百年甚至數百年的大族”徐宗文依次走到百官身前,對著士族就是一通夸贊。
徐宗文回過頭又對王雅問道“王散騎出身的東海王氏也是后戚大族,太祖文皇帝文明皇后便出自東海王氏,你竟然認為自己的出身不如殷仲堪”
武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的廟號是太祖,謚號為文,司馬昭的妻子王元姬被追謚為文明皇后,王元姬就是出身東海王氏。
“徐宗文,你欺人太甚”殷仲堪聽徐宗文把陳郡殷氏貶的一文不值,早已經坐不住了
“殷仲堪一向不務實際,巧言令色,向朝廷陳奏的建言獻策初聞悅耳動聽,仔細揣度之后便會明白盡是空洞膚淺之言,華麗浮藻之詞,無一字一句是利國之言。”徐宗文緊了緊寬大的袖袍,當眾抨擊殷仲堪。
殷仲堪氣的怒目圓瞪,緊握雙拳,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正要反駁時徐宗文一句話再次石破天驚“殷仲堪不僅身無謀略,胸無良策,華而不實,且私德有虧,敗壞我朝廷綱紀,損毀我朝廷法度”
“徐驍你血口噴人”
殷仲堪怒起,三步并作兩步來到殿中,指著徐宗文大罵“徐驍你太過得寸進尺了我殷某自進得太極殿來便忍你多時,你擁兵自重,擅自調兵南下,你先是侮辱我陳郡殷氏全族尚嫌不夠,如今竟然污蔑我私德有虧你今日若不當著滿朝眾臣的面給我殷某一個解釋,就算你是輔政大臣,殷某今日至少也要彈劾你一個誣告陷害朝廷重臣之罪”
王恭起身想要勸說徐宗文,反正變出殷仲堪只需要輔政大臣聯合署名即可,就是太后也不能反對
要知道,現在皇帝玉璽都在輔政大臣手里,朝廷以晉帝和太后名義發布的詔書全都出自中書省,再交由尚書省施行,而這兩省盡在輔政大臣掌控之中,何必要與殷仲堪在朝堂大殿是上扯皮
幾個沒眼色的御史一起上前指責徐宗文“征北大將軍若沒有真憑實據平白污蔑殷侍中,確實說不過去,我等也要彈劾征北大將軍專擅弄權,欺凌朝廷重臣”
徐宗文冷笑,他當眾從寬大的袖袍中掏出一沓子竹簡,他呈遞給陳太后“臣彈劾門下侍中殷仲堪私德有虧,殷仲堪與其兒媳蕭氏之間多有茍且,此等不倫不齒之丑聞在晉陵郡早已人盡皆知,若非有人從中包庇,怎能一路升任中書殷仲堪文過飾非,巧為遮掩,敗壞朝廷綱紀,似這般人如何能恬不知恥的在朝廷當職”
徐宗文一句殷仲堪與兒媳蕭氏通奸,立刻引起朝堂軒然大波
“臣手中便是晉陵郡百姓與蕭氏的供詞,還有其子殷簡的對其父不滿的控訴”
言未畢,陳太后柳葉眉微蹙,中黃門華福子見狀即刻從御階上走下,從徐宗文手中接過訴狀。
王忱兵變那日,華齊與孝威帝、張貴人進了密道一同遇難,華福子原本是看守出口的,但他見情勢不對便從崇訓宮翻窗逃走,如此得以保全了一條性命。
“一切果然如徐征北所言,無絲毫之差殷仲堪,你可知罪”陳太后美目怒視著階下惶恐不安的殷仲堪,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