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梁州刺史張殷起兵攻打太守張燕攻擊鄧定、訇氐。
鄧定密遣訇氐求救于成漢政權的李雄。五月,李雄遣其太尉李離、司徒李云、太宰李國率兵二萬救援鄧定、訇氐,打敗張燕。張殷及漢中太守杜孟治棄南鄭城逃走。李離等撤軍回蜀時,將漢中百姓全部遷入蜀中。
南鄭好不容易恢復的人口由此前功盡棄
“晉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馬勛,斷小城東面三分之一,以為梁州漢中郡南鄭縣治也。自宋、齊、魏咸相仍焉。”
到了成帝咸康年間以后,甚至連南鄭城的規模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南鄭城規模銳減的原因顯然是前面所說的戰爭與瘟疫及其他自然災害。
到了秦國奪取漢中占據南鄭,這城池又縮了一圈,堂堂梁州刺史駐地在各州之中顯得是那樣破敗不堪。
“將勸降書射入城中,一個時辰不給答復立即攻城”徐宗文下了軍令隨后調轉馬頭去休息了。
“諾”
勸降書被射入城頭,緊緊地釘在秦軍墨黑大纛之上,守城軍士取下后立刻跑下了城樓
南鄭城,梁州刺史府。
“道長,大王的傷勢究竟如何了”寢房之內,徐宗文與到彥之皆以為與苻同成分兵駐守陽平關的楊定赫然在場。
此時,苻同成的病榻前正坐著一名身披藍色對襟大褂道袍的年輕道士。
成公興,嵩山名道。自幼入天師道,只不過他的這個天師道與江南杜子恭的那個天師道并不相同,二者無統屬關系,因為一方在南一方在北,世間亦有稱之為北天師道、南天師道者,二者因為道教正統屢有交鋒,爭斗不止。
成公為姓,興為名,成公興云游四方至南鄭,以符水為百姓治病一時美名傳遍漢中,為人所稱道。
漢中與蜀中一體原本就是南天師道勢力范圍,成公興拜在北天師道門下,此番成公興正是要借機重新建議北天師教在民間的聲望,以此重振北天師道
正當成公興諸般籌謀皆已妥當之時,卻遭逢遇晉廷頒布北伐之詔,秦晉兩國大戰風起
先有張軌入漢中,漢中為晉所有,后張軌為毛興所害,漢中復歸秦國,如今晉國大將軍徐驍領兵親征,先后破城固、西城二城直驅南鄭,又有傳聞晉軍關中主力要南下,漢中歸屬又在未定之間。
成公興一時左右為難,于是想著離開漢中避難,離開這個即將再次被血與火傾瀉的戰場,離開這個紛擾錯亂的風云之地。
奈何天不遂人愿,因徐宗文發布懸賞令,大批江湖刺客隱匿行蹤潛伏入漢中,致使梁州刺史毛興遇刺身亡,潁川王苻同成遇刺性命攸關。
衛將軍楊定為救治苻同成不遺余力大肆賞賜,發布求醫懸賞,成公興因聲名在外,還沒有離開南鄭時便被秦軍強行鎖拿至梁州刺史府為苻同成診治。
“大王一目已失,傷及腦中,故而昏厥,幸好救治及時,但仍舊失血過多性命堪憂貧道能力有限,將軍您還是另請高明吧”說罷,成公興收拾完診治所用銀針等物起身正要離開。
“噌”面對忽然架在脖頸上的長劍,成公興不動聲色,只是頭也不回地淡淡問道“將軍這是何故”
“堂堂天師大弟子竟然連這等小病都治不好,你道長認為楊定會信嗎”楊定手握長劍從側面一步步走到成公興面前,滿臉肅穆,語氣冰冷。
成公興依舊風輕云淡,他直視前方“春秋時晉楚大戰,楚共王單目中箭不就崩殂,曹魏時晉景帝患有眼疾,最終也因毌丘儉在淮南起兵出師征討勞累過度觸犯眼疾在回京途中暴斃,由此可見一個小小的眼疾確實不容小覷。”
成公興幾句話輕飄飄帶過,楊定的手立刻落了下去,他心下彷徨,不知該如何,只得求問上策。
“我天師道歷來以濟世安民為己任,是故重視醫道,區區眼疾又有何難”
“那道長方才為何”
“那是貧道想一試將軍對大王的病情是否真的在意,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將軍果真是重情重義對大秦忠心不二的良臣勇將”,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