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駕到”
鄴城丟失的消息尚未傳到洛陽,寧王徐宗文還剛到建春門外軍營。
“免禮,傳令即刻出兵”
“諾”
徐宗文戰袍未解,一身戎裝又再上馬率軍出征,張三兄弟與呂昪等諸將只能相視一笑緊緊跟隨。
其徐如林,侵略如火,徐宗文進軍一向以神速著稱,而此次奉命出征的南北兩軍又從神策、龍捷兩軍各營抽調了萬匹良馬,不消半月徐宗文便從洛陽一路直抵鄴城之西。
當得知鄴城早已被破,郗恢投敵的軍報后軍中將領紛紛請戰,可是徐宗文卻不見一人,下令扎營不出,而是命偵騎四出巡察劉牢之殘軍的下落,一時間營中開始軍心紊亂,人心不穩起來
是夜,寧軍營外來了一支不足十人的馬隊,徐宗文的大帳內則多了一位不速之客。
“屬下劉牢之,奉命拜見寧王殿下”
劉牢之名義上屬于晉臣,而徐宗文目前還沒有走到那一步,加上劉牢之一向是以北府老將自居,他雖對徐宗文與寧軍這十余年來的北伐功績心服口服但他始終有傲骨
有生之年若無人不能肅清北境光復失地,他是不可能向任何人屈膝的
至于與徐宗文曾經的恩怨,早在當年錦衣衛擒獲秦國鷹犬司劉延送到滎陽的那一刻結束了
畢竟當年第一次太元北伐時,劉牢之在兗州離狐要塞斷臂失目之痛,敗軍之恥,也算是報了。
劉牢之雖然只是拱了拱手,徐宗文卻并未在意這些虛禮,“有勞老將軍深夜至此,辛苦了”
“白日里耳目眾多,殿下謹慎些并無過錯,鄴城兵敗屬下”
“我知道你的意思,鄴城失守并不是你守城失力之過,而是你故意為之。”
“畢竟鄴城再固若金湯,燕軍人多勢眾,老將軍能支撐大半個月挫了燕軍士氣已經算了不起了,如今燕軍得了鄴城一定是士氣高昂毫無防備之心我等正好趁此良機擊敗之”
劉牢之以鄴城為餌,堅壁清野,與郗恢里應外合,等待徐宗文率領大軍前來,尋機與燕軍一戰。
次計出自劉牢之之口,入郗恢之耳,只有二人知曉,而徐宗文輕而易舉便能推斷出這確實讓劉牢之意想不到
一時間,劉牢之似乎是明白了
怪不得當年北伐驍騎軍能連戰連捷。
怪不得先帝對徐宗文青眼有加。
怪不得謝安那些老臣都對徐宗文鼎力支持。
怪不得建康的士族門閥都斗不過他。
“殿下聰慧機智,倒是老夫自作聰明了。”
“老將軍何必妄自菲薄老將軍既然已有破敵之策不如請直言。”
劉牢之笑著答道“好老夫委屈半月受盡唾罵等的就是今日”
隨后,劉牢之便將計劃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