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君子腦海里閃過各種歷史文章,他沒有去想什么網絡上的解說,這是儒學交流,不是隨便給個答案就好,自己想的才是真正的理解,他也知道,對方在提點自己;
君子不器,劉浩想到了君子的源頭,這是孔子說的;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是孔子在易傳中說的;
結合君子不器,劉浩想到了君子,就該是形而上者,君子取道而不取器;
換句話來說,就是君子,該闖出一條道路,而不是成為一件器皿,這才是君子該做的事情;
“君子不器”
想到這一層,劉浩脫口而出,他沒有去看別人的反應,反而沉浸在自己的思維之中;
他認為,孔子說的君子不器,還有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君子不僅不能成為一件特定的器皿,還需要成為一個執器之人,教導這些器皿如何發揮作用,才是君子所為;
沉浸在自己思維之中的劉浩,沒有發現他的腳下升起了一股玄黃色氣息,須臾就將他籠罩起來,這讓旁邊幾人再次撫須點頭;
體內天地之中,劉浩的自我雕像變得更加緊密起來,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劉浩體外玄黃色氣體完全沒入劉浩體內為止;
此時的劉浩根本沒有在意外界如何,他對君子有了定義,現在,正想著如何成為君子;
他將自己的處境想了一通,地球上,妖獸橫行,龍國雖還能穩固,可始終無法壓制對方,長久下去,只會越來越危險,想要破局,就必須讓他們明白龍國是誰在做主;
君子,既然是執器者,那就需要成為領導者,成為先鋒,首要的,還是需要自己的實力,只要足夠強,就能無視規則,同時,也要帶領其他人強大;
劉浩想到了窮著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才是君子的道路,總結起來,不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嗎這和自己進入儒道修行遙呼相應;
什么君子不君子的,想那么多根本沒有意義,首先要強大,強大之前,獨善其身,強大了之后,必然就會兼濟天下;
根本不需要多想,自己進入了八階之后,鎮守忍界,開疆拓土,沒有去想什么君子之道,做的還不是君子該做的
“君子自強不息”
劉浩脫口而出,他在給自己下目標,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強不息;
隨著他這句話說出,腳下再一次升起玄黃色氣流,將他包裹起來,這一次顯然要濃厚多了,此前是1,這一次就是10;
體內小天地之中,自我雕像再一次吸收著氣流,泥塑的雕像開始變成巖石,有了質的提升;
接連兩次提升,讓劉浩從秀才文位提升到了進士文位,而且,是一提升,就進入巔峰;
進入進士文位,這里面就需要開始殿試,按照古代的說法,殿試就是皇帝的面試,而儒道修行,殿試就是對治理能力的測試;
這方面,在地球顯然不同,更多的只能在崗位上評估,劉浩不在其中,他有著忍界的治理,也有著地球沙璜港的治理,都是上上之選,這樣的成績,即使放在儒道至圣世界,也是甲等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