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苦寒,冬日冷冽,凍傷者可不少,對醫生的需求量很大,哪怕從軍之中,也多有傷者,等到醫生數量足夠,軍中也當配置醫療隊伍,僅僅及時救助傷員,就能拯救多少生命,須知,一個傷員恢復的軍士,已然是一員精兵,與其耗費巨資重新招募鍛煉,這些恢復的傷員,才是真正的精兵”
曹操身心一震,心里甚至有了截胡華佗的想法,劉浩見了笑笑,張口說道;
“孟德兄不妨先派遣一些人員加入醫學院之中,等學會如何建立醫學院再回頭建設也不遲,倒是許都之內,建立一所太學更加合適”
看到曹操有些疑惑,劉浩才想起三國時期還沒有建立中央太學,張口解釋起來;
“太學,和潁川學院類似,也是潁川學院的升級版,招收的學員,可以從各地學院推薦,也可以自行考試招募”
劉浩沒有深入言明,曹操已然了解其中奇妙之處,一個典型的自己培養人才,就足以讓曹操怦然心動,恨不得立馬施行起來;
他聽懂了劉浩選取學員的兩個途徑深意,各地學院推薦,是給世家名額;自行考試招募,是給天下寒門弟子上升的通道,后者,才是他曹操更加需要關注的,也是他將來真正需要大力培養的人選。
三國時期,有兩大醫家,一個是華佗,另一個是張機張仲景。
此時的張仲景還在擔任長沙太守,這個家伙,本身卻十分厭惡做官,或者說,他將做官當成是兼職,這是他家庭原因造成,其父本是官員出身,年少時被舉孝廉,不得已為之,可即使如此,依舊留下醫家名作傷寒雜病論,更是留下許多名方,不得不說,他在醫家的成就非常的高。
劉浩此次前來許都,另一個任務就是去長沙拜訪張仲景,邀請他一同前往遼東組建醫學院,他相信華佗和張仲景有了他攜帶的地球醫學知識熏陶下,很快就能將醫家體系建立起來,封圣也是遲早的事。
一旦有了兩個醫家半圣的參與,遼東百姓的平均壽命將會大增,征討草原的損耗也將變得更小,此行可謂勢在必得。
曹操在劉浩的說服下,也放棄了截胡的想法,太學建立,還有跡可循,醫學院建立,還真是兩眼一抹黑,反不如先讓遼東建立之后,學會了如何運作再建立不遲,而且,也可以派遣人員進入其中學習,先從軍隊配備醫療人員再說。
“丕兒,你認為醫學院招收學生當招收哪些人合適”
劉浩又一個問題問向曹丕,讓曹操郭嘉等人也思考起來,不過須臾,他們就明白了劉浩的提問;
曹丕則不然,沒有經歷百姓生活,不可能知道醫學院在三國世界,招收窮苦人家才是正理,世家子弟雖然個個識字,但也個個眼高于頂,將醫家視為賤業,只有用到的時候,才會正眼看看,用過就仍。
劉浩朝著曹操微微點頭,將這個解釋交給曹操,讓曹操心中一喜,耐心的給曹丕講解起來,隨著他的講解,曹操也發現自家兒子最大的問題所在,那就是不知民間疾苦,哪怕他講解的十分詳細,曹丕依舊一知半解。
曹操這會明白劉浩對曹丕的提問,不僅僅是在教導曹丕,也是在對他進行勸說,他何嘗不是如世家子弟這般看法若只是尋常世家子弟尚好,如今作為一個上位者,又怎能有如此想法不說一視同仁,至少該將百業和百姓鏈接起來,于民有益者,就該大力推動才對。
曹操想了很多,對自己士農工商等級的劃分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該跳出世家眼界,放眼整個天下百姓才行。
劉浩看到曹操雙眼的深思,微微點頭,他不指望曹操變成一個現代人思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哪怕接觸了地球,古人的思維方式還是很難改變,但激發他上位者心態卻可以,把眼光抬高、放遠,就是三國百姓之福。
踏入圣階,壽命倍增,但踏入圣階的,到底屬于少數,神魔三國的平均壽命肯定增加不少,但生產力的低下,還是不可能和地球相比較,想要從根底解決,唯有增加生產力,這屬于長期的過程,眼前,讓上位者珍惜百姓,就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