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之所以在歷史上撐不起大局,不就是自己的權威不夠,能力有所欠缺嗎?
是的,可放在現在的李顯身上,還真沒有絲毫關系。
因為他不是接任直接登基,只是監國而已。
歷史上,李顯登基,各方勢力一一登場,特別是此前一直被武曌打壓的七家五姓,門閥世家們都想要重新奪回更多權力與利益,以至于才讓各方皇族代表們出來搞事。
現在呢?
人家武曌不僅僅沒死,李治還出來干活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就算是李顯搞下去了又如何?
李治夫妻二人隨便回來一個,都可以將亂糟糟的局面收起干凈,到了那時,出來搞事的他們面臨的會是什么下場,誰人還沒有一個概念?
而且,整個洪荒天地有名有姓的勢力,可都不愿意看到南瞻部洲武唐帝國亂起來。
非是其他,而是不想讓出征諸天萬界的人族正統大后方出現絲毫動蕩,以至于影響到諸天萬界的開辟。
那是單純的利益共同體,也絕非你區區人族內部七家五姓和門閥世家那點實力就可以掀起風浪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因為當初劉浩造紙和印刷術的早早推出與普及,后來道門在各地建立學堂,以至于朝廷不得不跟進,導致了讀書人的大規模出現。
也就是過去一直掌握著人事的七家五姓和門閥世家們發現,自己面臨的競爭變得無比龐大起來。
競爭大了,哪怕他們在有些地方也做了一些個隱蔽事,卻也無法做到堂而皇之,自然讓普通人逐漸走入朝堂,星辰了一股和他們爭奪朝堂控制權的對手。
也就是說,他們已經不得不將自己最大的精力投入到打壓普踏學子之上,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和財富讓自己的子弟們努力讀書考慮科舉。
否額,幾代人下來,家族走向沒落真就不可避免了。
你也別以為他們就很容易被敗壞掉,能夠在洪荒天地人族傳承了如此漫長時間的門閥和望族,又怎可能如此輕易失敗?
他們也會變革,比如他們勢必也派遣了不少家族子弟跟隨大部隊一起前往諸天萬界歷煉,其中多少干脆加入士卒大軍的,也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他們手中掌握的資源,是尋常百姓根本無法想像的,哪怕注定了沒落,那也必然是多少代之后,子孫數量銳減,內部各種分裂之后的事情。
他們發現自己單獨對抗整個大勢,壓力過大的話,原本對立的,未來選擇聯合也將是大概率的事。
但你說他們還能重歸大唐初期,也就是李世民時代門閥世家、七家五姓基本說了算的時代,那誰也不會相信。
哪怕洪荒天地其他勢力,如今也不希望看到人族正統內部如此影響力的‘各種閥’一直存在吧。
你以為這些勢力現如今就沒有在私底下對這些門閥世家和望族算計的?
必然是有的,哪怕趙公明,多半也在私底下搞了不少小動作。
你以為道門建立的學堂為何偏偏更樂意收取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對孤兒最照顧,其中難道就沒有不想為這些門閥世家和望族做貢獻的心思嗎?
你會發現這些個從道門各地建立的學堂之中走出來的學子們,本身對這些個占據大量資源的門閥世家和望族們,天然上就各種不喜,其中倘若沒有‘交代’,那誰也不會相信。
你說這些個門閥世家和望族們,其祖上多多少少都有著飛升天庭,在其中當差的,也算是一群有后臺的家伙吧。
是的,可這個后臺在人間騙騙凡人還行,在這個基本上所有人都踏入修行的時代里,有多少人會在意?
別說是他們祖上這些飛升天庭的,就是他們祖宗有資格進入人族祖地的,對此也不會喜歡。
燧人氏坐鎮洛陽的這段時間里,又怎可能沒有看到過這些門閥世家與望族子弟們之中的紈绔?
你說他們這些家族子弟們都得到了父輩祖輩的交代,收斂了許多,可他們的家仆們呢?
囂張跋扈這一慣性,可不是區區幾句話就能夠一一收斂的。
習慣了大手大腳,習慣了只要有人碰自己一下,就大拳頭伺候的他們,本性暴露也就是一瞬間的事。
習慣了高高在上的他們,哪怕面上演出各種慈悲,背地里干的一些齷齪事,瞞得過尋常人,瞞得過燧人氏嗎?
也就是燧人氏根本沒有干涉武唐帝國發展的想法,否則這事還真就加快更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