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像是狂教徒面對優異祭品時的危險癡迷。
他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說錯了什么話。
“我竟然懷疑你的信仰,是我失禮了。”他終于找到了一個可能的理由,并為此道歉。
“禮尚往來,我表明了信仰,你呢”蔚渺矜持地點頭,表示接受了他的道歉,“紐曼閣下又是誰的信徒”
紐曼“我是無垢之鹿的信徒。”
蔚渺“無垢之鹿無垢之鹿的信徒怎么會在這里”
她并未聽過“無垢之鹿”的名號,但不妨她先聲奪人,轉入問答模式。
她已經看出,紐曼對于祂們的認知遠比自己廣闊。如果想從他口中得到些什么,最好將自己的格調提升到與他平等的地步,即使是虛假的。
雙方在地位上的平等確保了在打交道時至少不會演變成以知識為資本的單方面剝削。
特別是,處于知識弱勢的她很難辨別紐曼給予的信息真假。
那么就要想辦法從根源上減少他給出虛假信息的概率。
虛張聲勢不失為一個辦法。面對同層次者,若在基礎常識中說謊,未免太過輕蔑和愚蠢。
而她所求的不高,基礎常識就行。
“我”紐曼欲言又止,最終嘆了一口氣,神色失落,“我對祂的信仰始終如一,可惜我無法再踐行無垢之道,只能以這副面孔自欺欺人。”
蔚渺“無垢之道”
紐曼疑惑道“你不知道”
聽到這話,蔚渺心里一涼。
完蛋了,她不會露餡了吧但“無垢之道”聽起來是神明信徒才會知曉的教旨,不像廣為人知的事物。
難道是在試探她
“我確實不知曉無垢之道,求知者從不妄言自知,先前我求索的領域更多地在于儀式。”蔚渺大大方方地承認,隨即話鋒一轉,“此次,我謹遵神秘導師的指引,從遙遠之地前來參加薩博小鎮的諸圣慶典。因為我知道,此處深埋隱秘。”
蔚渺之所以選擇守秘人的信徒作為馬甲,是因為她不僅見過祂的形象,而且對于祂的理念和尊名亦有了解。
因博學者的特性,她每次使用該身份獲悉知識時,有額外的呢喃聲縈繞耳畔,隨機訴說著祂們的偉大。
這些呢喃攜帶著某種禁忌的瘋狂,會異化思維,哪怕是遺忘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影響。
她并不知道自己可能異化了多少,因為瘋者不自知,又或者她本身的思維就不太正常,異化表現得并不明顯。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某種玩家保護機制,異化對她而言并無影響,這就是另一個腦海深處的揣測了。
她曾捕獲過守秘人的信息。
守秘人,祂之名喚為扎尼克,是神秘之先導,萬萬守秘者的引渡人,神秘古老者
在信徒口耳相傳的秘語中,祂更慣常的稱呼是“神秘導師”。
“守秘人”只是祂的化身之一、祂的名號之一,就像“鏡中人”是魔虛之鏡的化身之一、祂的名號之一。
這些名號、這些化身都可以指向祂,都言出了祂的一部分本質。
正如名號所表明的,守秘人與隱秘和知識相關。祂的信徒們既能從祂處獲悉難以理解的奧妙,也能通過尋覓現實隱秘獲取知識與閱歷,守秘人將對探索隱秘的行為進行褒獎。
守秘是一種誓約,知識為能者所獨有,非是無害的濫觴。
薩博小鎮中,無論是特殊居民,還是獵魂者本身,都可稱為隱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