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利威爾,與她先前所遇到的那位多情的吟游詩人姓名一模一樣,這顯然不是巧合。
可以看出,他對“沙嵐綠地最偉大的吟游詩人”執念頗深。
萊斯利現世中的腐朽身軀就葬在蔚渺的腳下,靈體卻瀟灑在小鎮各地。
蔚渺繼續前進,在另一個墓碑上發現了一個同樣耐人尋味的名字。
“穆爾紐曼;挪亞歷3066年11月1日。”
他的墓碑信息簡潔,并沒有墓志銘,就這點來說,萊斯利在死后混得比他好一點。
在墓園的中心,有一座墓碑比之別的要更為高大、隆重,鶴立雞群。
方形碑石為純白之色,邊緣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連墓碑前的花叢都更加茂盛鮮艷。
因此,有幾位旅客停駐在它跟前。
蔚渺一路走到此處,低頭著墓碑上與眾不同的大段文字。
“哈圖丹,大占星師;挪亞歷3041年2月25日挪亞歷3066年11月2日。”
“常駐地為小鎮郊區的一間木屋。在大災變到來之前,曾占卜到此次災禍,特地前來薩博小鎮發布預言,警告居民,可惜因為其非信徒的身份和不顯的名聲而無人相信。其后單獨攜未婚妻珍妮哈里森出逃,于災難后返回小鎮,積極幫助居民和教堂安頓死者,整理小鎮,不幸于隔日猝死,深得悼念與感激。死后,祝佑教會念其功績,承認其大占星師的身份,并將其與受難者一同安葬于此。”
它旁邊還有一座形制相同的墓碑,只是比哈圖這一座小一點,與其他墓碑差不多大小。
“珍妮哈里森;挪亞歷3044年4月12日3108年9月26日;墓志銘我希望我能化為一顆明星,落在你的眼中。”
這是一對情侶墓。
哈圖因為死得突然,并未留下墓志銘。其他人的墓志銘大概是立碑者根據對他們的了解而寫。
珍妮雖然活了64歲,但是死后還是選擇與自己的愛人葬在一處。
根據哈圖的碑文,蔚渺終于對不知道多少年前的那段歷史有了初步了解。
挪亞歷3066年11月1日那天,薩博小鎮遭遇了所謂的“大災變”,死難者眾多,包括萊斯利和紐曼在內,都被安葬于畢維斯公墓。
幸存者為死難者立碑,但因為有些人不知身份,所以雖然同樣享受下葬立碑的待遇,但是墓碑上空空如也。
而哈圖雖然躲過一劫,但在災后第二天就離奇猝死。反而是他的愛人平平安安地活了下來。
后來,11月1日這天不知為何演變成了諸圣節,直至今日。
而萊斯利和紐曼等在災變中遇難的居民靈魂未朽,反而在萬圣節重塑血肉之軀以歸來。
至于所有遇難者是否都變成了特殊居民,特殊居民中是否有其他時期死亡的人,哈圖是否也成為了特殊居民,這些問題的答案現在還無從得知。
之前蔚渺詢問紐曼時,并不能料到他們居然死在同一天里。
蔚渺思慮著大災變萬圣節特殊居民三環間的關系,忽然感知到附近有特殊居民存在。
半徑三米范圍的感知圈讓她非常容易鎖定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