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名為阿爾娃坦普爾,為人和藹親切,慈眉善目。
她是面前的墓主埃莉卡坦普爾的不知道多少代的后人。
談起大災變,活了一把年紀的老人顯然有著自己的感慨。
“關于那場災難的故事,祖祖輩輩傳下來,到我這里都不知道變了幾副模樣。既然你想知道,我就講講吧。”
“那場大災變死了很多很多人,幾乎掏空了薩博小鎮。”
這座一眼望去遼闊非常的墓園便是證明。
“那時,小鎮只是沙嵐綠地一個偏僻的地盤,人口不多,商貿也不發達,面積可能只有現在的一半。但祝佑教派在那時就已經扎根在此。”
“那是一場奇怪的災難,悄無聲息地降臨,一瞬間就奪走了幾乎全鎮人的性命,只有習慣于清晨前往教堂做禱告的信徒才幸免于難。”
“據說,教堂中的祝佑女神像忽然亮起金色的光輝,璀璨的光芒包圍著整個教堂。得益于神的護佑,教堂內的人都平安無事。”
“祭司大人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外面的人已經全都遇難了。而我的祖輩當時正好在教堂,但親人卻從此天人永隔。”
蔚渺聽著她講述那段過往,才真正認識到大災變的殘酷。
怪不得沒什么人前來探墓,有的一家人已經整整齊齊了,有的一輩子單身,他們沒有后代留存。歷經300多年的洗禮,有的家族傳承也斷絕了,遇難者本來就稀少的后裔所剩無幾。
蔚渺“大災變發生的時候,教堂里的人都毫無所覺嗎”
老人點頭肯定“所以說,那是一場奇特詭異的大災變。受難者的身體上沒有外傷,死亡時,神態與日常相同。就好像,只是一陣風吹過,所有人都睡了過去。”
好詭異的死法。蔚渺翻了翻腦海中的超凡知識,沒有一種能匹配上這種情形。
“當時的祭司說,那叫什么死潮,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災難。”
蔚渺猜測,“死潮”的機制是繞過肉體直接抹殺意志,屬于一類精神攻擊,普通人根本無法抵擋。
“后來,教會出錢出力,總算是安葬了所有遇害者。幸存的人們集體悼念他們,發展到后來,遇難日逐漸演變成諸圣節,本來是默哀和祝福死者的節日,但隨著小鎮的擴張,它竟然變成一個名為悼念,實為狂歡的節日了。”
這就是諸圣節的由來,蔚渺覺得合情合理。
老人對于諸圣節的現狀頗為不滿。
蔚渺卻有不同看法“我倒是覺得,與其在這一天用肅穆來對待死亡,搞得大家情緒消沉,不如用新潮的態度來面對它或許更好。”
“以歡樂和笑聲來面對死亡,也將它們帶給亡靈。說不定,這些遇難者正在什么地方,以靈魂姿態與民同樂呢。”
這或許就是諸圣節的意義。特殊居民們需要的不是陰沉而無意義的懷念,而是享受現世的美好生活。
之后,蔚渺與老人閑聊了一陣后,離開公墓。
她站在祝佑廣場上,左右看了看,朝著市政廳的方向走去。
市政廳后方的街道夾著一條寬闊的河流,它蜿蜒著從城市的上半角穿行而過,一架平坦的石橋飛跨兩邊。
它被稱為薩博小鎮肩膀上流動的緞帶,也有自己的名字普朗居河,這是小鎮方言中錦緞的意思。其上的石橋也因此得名“普朗居橋”。
河流兩側是明朗的街景、緩步的人群,在清風舒卷中體味獨屬于薩博小鎮的浪漫。
“當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