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秘儀的總部設于宮城東門外,雄踞一隅,高墻深院,青黑色的磚瓦堅固沉郁。朱漆大門前擺有兩頭威武石獅,準確來說,是機關石獅,石皮下藏有金屬驅動齒輪和傳導紋路,必要時可以化身機關巨獸,戰力不俗。
這對典秘儀的護院之獅出自機樞院,其威能罕為人知,控制權正在裴溫韋手上。
這個世界除了神像體系外,還有一門超凡技藝,名為銘紋機關術,從事機關術研究的人員被稱為機關師。
據記載,最早的機關師名為公輸墨,他從神像“機關獸”處傳承了銘文機關術,廣收門徒。后人又不斷鉆研,將這門技藝發揚光大,其作品多用于軍事。
如今,銘文機關術已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不乏有一流武者死于機關造物之下。各國也將鉆研機關術作為一項不可動搖的國策,機樞院正是大榮官方的研究機構,由姚王盧衡領導,聚集了全國最精英的機關師。
蔚渺越過向她恭敬行禮的守衛,斗篷的衣角微撩過門檻。目光掃過院內各處,熟悉感油然而生。
庭院內青磚鋪道,縱然經過反復清洗,依然有股微不可察的血腥味。兩側廊廡幽深,有人抱著卷宗步履匆匆地走過。
整座府邸分為前院和后院,建筑林立。前院大門朝西,大堂用于接待來賓、召開會議等公事。
大堂后有一棟三層高的樓閣,名為飛鳥閣,因樓閣前一座銅鳥像而簡單得名。天下情報皆被送入此地,有專人分析整理,再呈給督主審閱。
后院處又大致分為兩部分。北側是住宅區,裴溫韋把這里當常駐處。南側是典秘儀惡名昭彰的私獄,名為奉常獄。可將官員先行下獄,再交由刑部審查,私刑的限度與司天監一致。
總的來說,典秘儀的機構設置與司天監類似,但更為精簡,權力更為集中。
典秘儀初立時,從司天監中挪了一批人,并額外向江湖或民間招募,最終在一兩年的運營下初具規模,
行動層統稱奉常侍,九人一小隊,隊長稱為奉常侍旗令。三隊為一組,領頭者稱為總令。
典秘儀刺探天下百官,依照十二行省設置十二片區,每個區域又設一名判官,統領區內諸事。
判官之上便是兩位典秘使。其中一位是潘菌揚,主要負責京內,雖然區域小,但京城中盤根錯節的關系已經足夠復雜。
京外地方官與諸王主要由另一位典秘使鹿辭負責。
這兩位每天都要寫工作報告,送呈裴溫韋。
另外,奉常獄中,還有掌刑官等不屬于常規體系的人,這些人通常是從其他執法機關中調任過來的,直接對督主負責。
由于奉常獄過于臭名昭著,江湖上慣常諷稱奉常侍為獄卒,稱旗令為獄卒頭子。
蔚渺走進飛鳥閣旁側的書房,這里是裴溫韋日常的辦公地。
黑檀書桌上還放著今早剛送來的情報文書。
“在游戲中上班,也是很有生活了。”
蔚渺自嘲著入座,開始翻閱今日份報告。
一個時辰后,她放松地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面前是已寫好的奏折。
她傍晚還需入宮一趟,將奏折直呈盧紹青。
他喜歡書面化的報告,便于留檔且清晰分明。
各部門領袖,包括裴溫韋,都需要在上午或傍晚前將奏折遞呈宮內。一般會先經內閣票擬,票擬完成后,才經皇帝審閱。部分涉密機要可以繞過這個制度,入宮面呈。
典秘儀與司天監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督典御史與監正的奏章一向是面呈或代呈,只經皇帝之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