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盟軍高手如云,人多勢眾,東,西兩路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路橫推,僅僅十半月便剿滅魔宗余孽,自此長江以南,不見一個魔宗人影。
武林盟軍一路行來,軍紀嚴明,與民秋毫不犯,更是在其盟主率領下,剿滅了幾股趁亂打劫,殘害百姓的盜匪,使得牧晨在百姓中威望與日俱增。
六月十九,氣燥熱,數千流民投奔九江城加入丐幫,成為了武林盟軍一份子。
六月二十四,陰有雨,牧晨令人在九江城外搭建粥棚,大行布施,各地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來投。
洪州府龍泉鎮外,一群身著青袍的道士不疾不徐向西而行,這群道士約莫三十余人,全都風塵仆仆,神情陰郁,但是言行舉止雍容大雅,頗有大家之風。
其中為首一人年逾花甲,須發灰白,手持拂塵,顯得仙風道骨,這老道道號玄虛子,乃是龍虎山青云觀掌門,本來不問世事,一直在龍虎山苦修,卻不料遭受無妄之災。
龍虎山方圓百里道觀數十座,原本各自相安無事,不料有的道觀耐不了清修寂寞入了世,最后卷入江湖紛爭,使得其余道觀跟著遭殃了,青云觀便是其中之一。
玄虛子無奈之下,只得帶領門人下山避禍,他夜里占星卜卦窺視機,探出帝星暗淡無光,有紫氣聚向西北,西北大吉。
玄虛子一路行來,曾經多方打探,才知江湖各派在九江城聚義,武林盟軍大行義舉之事,于是才帶領青云觀弟子去投奔武林盟軍。
青云觀一行人末尾,一個道童亦步亦趨緊隨其后,那道童約莫十一二歲,皮膚白皙稚嫩,長相清秀,好似黃花閨女一般,道童雙眸神光閃爍,頗有靈氣,見自己落在最后,道童連忙加快腳步跑到玄虛子跟前,喘著粗氣道,
“師父,還有多久才到,我兩條腿都快走斷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你平日五體不勤吃不得練功的苦,如今卻來向我抱怨,你瞧瞧你師兄師弟,哪個喊苦喊累了?”
玄虛子聽得道童話語,不由得神情一素,開口訓斥道,話未一半,無奈嘆了口氣,抬眼遙望西邊際道,
“前面便是龍泉鎮,過了龍泉鎮再走兩日即可。”
玄虛子完,便不理會,抬腳自顧自趕路,其余弟子一言不發緊跟在掌門身后,那道童聞言,不禁雙眸微睜,心生絕望。
卻在此時,一群人趕著馬車緩慢行駛卷起陣陣灰塵,引得青云觀眾弟子不滿,馬車越過青云觀眾人時,探出一個嬌頭顱,道童循聲望去,只見車上是一名妙齡女子,膚光如雪,鵝蛋臉龐白里透紅,正是牧晨紅顏知己君瑤。
那日萬梅山莊婚宴時,江湖各派大都糟了難,君瑤身份特殊又與隱世宗門站在一處方才躲過一劫,君瑤心知以她微末武功上前相助反成累贅,因而才不得不選擇袖手旁觀。
兩月以來,君瑤在余杭一直打探牧晨消息,卻始終一無所獲,直至月前得知牧晨下了江湖追殺令,方才連夜趕往九江城。
君瑤掀開窗簾朝著眾道士望了一眼,雙眸神光閃爍不知在想些什么,那道童見君瑤向他看來,瞬間驚為人,雙頰陡紅.......
一名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負手而立站在船頭,遙望著長江南岸,雙眸沉凝似有所思,仔細望去,此人身材瘦,膚色略黑,留著山羊胡子,正是鑄劍宗師公羊慶。
那日公羊慶聽聞牧晨消息以后,便有些意動,只是臨陣脫逃乃是死罪,方才按捺下心中躁動,后來摩尼教大軍攻下壽州城,公羊慶僥幸逃脫,于是騎馬向西繞過摩尼教大軍圍攻,再南下走水路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