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振武謙卑道“回大人,此練兵之術,乃是屬下研讀戚少保的紀效新書練兵實錄,從中領悟,又稍加改進而來,今日班門弄斧,兩位大人和諸位前輩都見笑了。”
“好,三十天后,本官會再到長樂堡。”王家祿微微點頭,不再問,但對尤振武的練兵之法,顯然是有所認同并且是期許的。
都任看向諸老將“諸位老將軍,劉參將,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都默默、
尤世威尤定宇侯世祿都是自家人,他們不好為尤振武說話,其他人各有顧忌,也不好直接說,靜默之中,一人說道“練兵先練身,練身先聽令,戰場之上,唯有聽從命令,同進共退的兵,才能算是好兵,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正是這個道理,老夫以為,此法練兵,頗得戚少保練兵之精髓。”
眾人看去。
卻是老將王世欽。
作為王守奇的爺爺,自己的孫子就在十人之中,王世欽對尤振武的練兵之法,比眾人有更多的了解,因為王守奇幾次回家,都向他詳細講述,同時一個月的時間,他也清楚發現了孫子的變化,不但身體更加強健,而且腰桿筆直,走路如風,說話鏗鏘有力,這都是一月歷練的結果啊,加上他和尤世威侯世祿關系極好,侯世祿常常旁敲側擊,因此今日他自然是要為尤振武說話的。
王世欽之后,其弟王世國也點頭道“不錯,二十日之后,這三百新兵必有一番大面貌”
兩個老將這么說,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反對,即便心中不贊同尤振武的練兵之法,表面上也都是點頭。
見諸位老將沒有異議,尤振武的解釋也合理,都任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不過就在此時,卻有一人提出了異議,
卻是榆林管屯參將劉廷杰。
比起在場的老將,劉廷杰是晚輩,但他卻有一個諸位老將都沒有的身份,那就是舉人,不是武舉人,而是正兒八經的鄉試舉人,因為見兵事不堪,他才投筆從戎,轉為武職,不過和大名鼎鼎的盧象升不同,劉廷杰沒有自募兵馬,而是實實在在的從武職做起,
比起那些大字不識的泥腿子,劉廷杰的舉人身份注定了他的不一般,不要說在場的諸位老將,就是都任和王家祿也都高看他許多,假以時日,劉廷杰前途不可限量也。
這也是歷史上,在李自成大軍逼迫之時,劉廷杰第一個站出來,以一個小小的參將,呼吁血戰,并得到諸位老蔣響應的原因之一。
“末將冒昧的說兩句。”
“一月之期,方能練的基本行伍,如果要聽懂旗鼓、操練兵器、學習刀槍弓箭,進退陣法,那又得多少時間呢”
“更不用說練習騎射了。”
“此等練法,何時才能有強兵”
“尤千戶,你中衛所的練兵之法,外人雖然不能干涉,但我卻不得不說,此種操練行伍之法,雖然好看,但士兵們手中沒有武器,不見殺氣,怕是沒有太多的實戰用處,倒不如使用我榆林鎮的操練之法,器列并重”
“畢竟真上了戰場,比的還是膽氣和武藝,而不是隊列。”
“春秋孫武,戰國吳起,漢霍去病,唐李績,我朝開平王常遇春、戚少保,都是將行伍號令,糅合在實戰操練之中,沒有一個是單獨操練隊列的。”
“一點拙見,對與不對,尤千戶莫要見怪。”,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