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被孫傳庭下了逐客令,尤振武無能再留,只能抱拳一禮,然后反身退出。
出了節堂,站在院外的夜風里,尤振武有些黯然。
雖然孫傳庭升了他的官,任命他為西安火器廠的副使,并準許他西安榆林兩邊跑,以快速制造自生火銃,但最關鍵的河南戰局,孫傳庭卻好像并沒有聽進去。
雖然沒有近距離的了解,但從歷史記載和今日見面來看,孫傳庭是一個相當執拗,有主見的人,他認定的事,鮮少有人能改變,這是孫傳庭的成功之道,但怕也是他失敗之源,因為大明朝的另一個人,也就是當今的崇禎皇帝,也是一個自負自傲之人,遇上孫傳庭這種執拗不聽話、時常頂撞的臣子,心中不悅,即便孫傳庭有才能有功勞,但卻一直得不到他的寵信,以至于在大牢一蹲就是三年。
像孫傳庭這樣的封疆大吏和統兵大帥,骨子里都是以自己為主。
就像前薊遼總督洪承疇一樣。
松錦之戰時,崇禎十三年三月,錦州祖大壽被圍,城內蒙古士兵嘩變,祖大壽一邊鎮壓,一邊守城,帶兵展開激烈巷戰,奪回錦州東關,斬殺嘩變的蒙古兵,七月末,洪承疇率軍七萬余,直奔松山,八月初,聞洪承疇大軍到,祖大壽兵分三路突圍,突破建虜兩層防線,形勢一度對明軍極為有利。但洪承疇為求穩妥,未繼續擴大攻勢,守軍沖至第三道防線后,因缺乏支援被迫退回。之后建虜據營堅守不出,解圍錦州,功虧一簣。
其后,建虜援兵趕到,雙方對峙,大同監軍張斗向洪承疇進言,說我軍前重后輕,為兵家大忌,應該在雙嶺山駐軍以防建虜斷我方后路,洪承疇不以為然,說,我十二年老督師,你一個書生懂什么
結果。建虜果然襲后,雙嶺山被占領,明軍被截斷后路。
隨后大敗。
從最開始的急救,到對峙階段的防備后路,這兩次關鍵的轉折,并非沒有有識之士向洪承疇進言,但小心謹慎、又自視甚高的洪承疇,都沒有聽從,最終釀成大敗。
孫傳庭心中的自傲,怕也是和洪承疇一樣,對于尤振武這樣的無名小卒提出的建議,未必會有足夠的重視。
如果尤振武大聲講明,自己是一個后世的穿越者,熟知歷史,知道后續的走向,那孫傳庭一定會以為他是一個怪力亂神,甚至是瘋子,憤怒叱喝也就罷了,說不定會罷去他的官職,將他投入大獄也是極有可能的。
因為在孫傳庭這樣明智的人看來,尤振武的“瘋言瘋語”,不但是侮辱他的官格,也是侮辱他的智商。
他斷不能忍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