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目光一掃,開始發布軍令。
去年十月,秦軍和李自成在柿園有過一場激戰,秦軍先勝后敗,教訓多多,根據此戰中暴露的問題,孫傳庭做了針對性的調整整頓,首先他已經意識到了,經過這些年,李自成已經不是以前的“流寇”之態了,某種意義上,李自成已具備了和官軍打大仗、硬仗的實力。因此在這一年里,孫傳庭大力籌餉,全力募兵、練兵,而且鑒于柿園之役中士卒的無組織無紀律,軍令得不到執行的狀況,他大規模起用過去的舊部,又提拔白廣恩為火車營總兵,勤加操練,為的就是早日練出精兵,和李自成決戰。
五月,李自成派兵攻打鄖陽,孫傳庭派高杰往救,和鄖陽巡撫高斗樞一起擊退了李自成,取得了小勝,磨煉了兵馬。
前些日,為了大軍出征開路和試探李自成的兵力部署,孫傳庭令參將董學禮、游擊尤見龍這兩個勇將,先行出潼關,往商洛試探,為的還是總體的謀劃。
現在,大軍出潼關,孫傳庭連日連夜的思索,和諸位總兵副將,以及幕僚們商議,最后定下了出戰之策。
大軍兵分兩路,陜西巡撫馮師孔督帥陜西標營、甘肅總兵馬爌和四川總兵秦翼明的兵馬,出商洛,進軍河南南陽,以為大軍的偏師和犄角;孫傳庭自領主力大軍,往洛陽進取,其中,固原總兵牛成虎為前鋒,榆林總兵王定策應,總兵高杰為中軍,跟隨在孫傳庭身邊,白廣恩、鄭嘉棟、趙華枝等部,俱“督師進討”;寧夏總兵官撫民為后軍。
此外,孫傳庭檄令湖廣的左良玉兵發河南汝寧,鄖陽巡撫高斗樞亦兵出鄖陽,牽制李自成。
如此,等于是四路大軍齊出,加上河南的陳永福部,官軍總兵力將近十五萬。在孫傳庭看來,只要眾將齊心協力,嚴格軍令,糧草供應不斷,擊潰李自成,克復河南和襄陽,是有相當把握的。
“牛成虎聽令”
“高杰聽令”
“白廣恩聽令”
孫傳庭大聲下達命令,他沙啞渾厚的聲音,在大帳里面回蕩,每一個聽到領到命令的總兵,都是大聲呼應,戰意十足。
旁邊里,孫傳庭的首席幕僚喬元柱卻是面色沉思,他不由自主的就想起,臨出西安之前,那個小小千戶,但卻已經顯露少年英才的尤振武的那番話
西安。
世事難料,前途難測,即便是一個穿越者,具有某些先知,在這個天崩地裂的大時代里,也會產生迷茫。
四品的指揮僉事,西安火器廠的副使,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但尤振武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對未來的事情,實在是沒有多少的把握,只能是竭盡全力。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安排了火器廠的事情,將西安事務拜托給二叔,又向趙彥亨告了假,約定一個月后返回,并領了十根銃管,準備帶回榆林,進行組裝嘗試之后,尤振武帶著翟去病薛金川連同四個護衛,返回榆林,剩下的幾個護衛和榮叔都留在西安,以為二叔的臂助。
臨行前,尤見田詳細叮囑,路上一定要小心,天亮趕路,日落不行,一定要在縣城住宿,絕不可為了趕路而住宿在小村小地,甚至是荒郊野嶺。
“世道不太平,你們一行七人,一定要小心。”
“侄兒謹記。”
尤振武點頭記了。
“哥,你看那是誰”
西安雖然是巨城,但一共只有四座城門,分別是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
入城的時候,尤振武走的是北門,這一次離開,走的是西門。
西門曰“安定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墻時位置略向南移。
所謂的“安定”,暗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
就在西門口,一老一少正在翹首等待,翟去病眼尖,遠遠的就看見了。
尤振武抬頭看,發現老的是李府管家趙慶,少的則是一個年輕瘦弱的小婢女。
等到近了,那小婢女快步而來,到了尤振武馬前就拜。
卻是韓素寧。
尤振武救了她,但身邊都是一干大漢。加上返回榆林,他們都是要騎馬快行,往來一千里,路途辛苦,韓素寧一個小女孩,肯定是承受不住,于是尤振武便詢問李文英,可否收留韓素寧
李文英欣然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