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尤見田的信,則是說了三件事。
第一,自尤振武走后,趙彥亨還算是老實,沒有破壞尤振武臨行前制定的生產計劃,現在在周器的帶領之下,火器廠打造銃管的工作,正照計劃進行;第二,布政使衙門應該下撥的錢糧,還是沒有發下來,匠人們的工錢,已經欠了很多;第三,按察使黃綱對左緒的行為很是憤怒,連帶著,原本已經被左光先基本擺平的“長樂堡血案”,也重新被嚴審,左光先和左緒父子都被關押在西安大牢,左定在逃,左光先的長子左襄到處托人,要救左光先出獄,但所有人都避之不及,沒有人敢再幫他們枉法。
注因為戰場擅逃,左光先長子左襄被孫傳庭罷去所有官職,永不錄用,其后一直待在西安。
看完信,尤振武知道,自己得盡快趕赴西安了。
今日已經是九月初二,九月三十是他大婚的日子,照家里人的計劃,迎娶隊伍出發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初十,但從現在情況看,他怕是等不到初十。
下午,尤振武親自帶隊操練兵馬,長槍手火銃手大小盾牌手一齊上陣,校場喊殺震天,薛金川張旺朱喜貴等人精神抖擻,感覺經過初戰勝利,士兵們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操練兵馬,還有鐵匠鋪的生產工作。
雖然錢糧困窘,但鐵匠鋪爐火熊熊,老劉頭等鐵匠不敢怠慢,精鐵簧片和自生火銃零件的鑄造,一直都在緊張進行中。掂著手中的簧片,望著坩堝里的炙熱鐵水,尤振武計算產量,也計算日子,決定押解簧片和零件的車隊和他的迎親隊伍,于九月初十一起出發,共往西安,三百新兵隨行,負責全程的護送和保護。
而他自己,則先行返回西安。
“幾日也等不得嗎九月初十,你可就是新郎了。”尤世威問。
“軍情如火,孫兒一日也不敢等。”尤振武道。
尤世威和侯世祿相互一看,最后都點頭。
娃,憂慮時局,建功立業之心可鑒啊。
另外,世道不太平,榆林到西安路途遙遠,三百新兵隨行,確是能更好的保護迎親隊伍和運送車隊的安全。
“那好,你就先行,但要記住,九月三十之前,你必須在涇陽,和迎親隊伍匯合,一起往西安。”尤世威道。
“是。”尤振武躬身。
“另外,三百新兵全部出行,怕還得右方伯老大人的批準。”尤世威道。
“孫兒明早回城,向右方伯請命”
晚間,尤振武召開一個小會議,安排它離開之后,長樂堡的生產和練兵事宜。
與會的有百戶張廣,副百戶吳大有,新任旗長薛金川、張旺,暫代旗長朱喜貴、崔耀、馬化龍,以及安保高朗等人。
周運不在,生產暫由張廣負責,練兵仍有兩個老爺子尤世威和尤定宇坐鎮,初十出發的時候,所有兵馬,由翟去病統領,全軍皆聽從翟去病的命令。
“哥,我能行嗎”
表哥不在身邊,自己獨自統兵,翟去病有點信心不足。
“能行,只要你牢記四個字,盡職謹慎,那就不會有問題。”尤振武鼓勵“再者,三爺閑不住,九成會跟隨。”
“有三爺啊,那我就放心了。”翟去病松一口氣,挺起腰桿,臉上露出輕松的笑,隨即又道“還不如讓夢祥和長捷盯著,我陪你去西安。”
“不,這件事只能你做。”
尤振武嚴肅的說道。
這一夜,翟去病代替尤振武巡營查房,提早進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