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
李承芳等了很久,世子朱德煜也沒有回來,只隱隱聽見有吵鬧,好像是秦王正在責罵世子。
李承芳嘆口氣,心知秦王愛財不惜命,已經不可救藥。
朱德煜回來了,從他滿臉漲紅,眼眉耷拉的樣子就知道,他沒有能勸動他父親,反而被被他父親痛罵了一頓。
朱德煜眼角似乎有淚“讓先生失望了”
李承芳仰天長嘆“如此吝嗇,一毛不拔,城中軍民如何愿意守城”目光看向朱德煜“大禍已至,西安必然失守,你和秦王,也必然會落入李自成之手,變成階下之囚,所以世子,你現在隨我走吧。”
“走”朱德煜驚。
“對于你父王的吝嗇,尤總鎮已經有所預料,他說,秦王已經不可救藥,但世子你,卻仍不失赤子之心,尤總鎮不愿你落入賊手,為賊人所辱,因此希望你能隨我離開西安,避過這場大禍。”李承芳道。
朱德煜驚的呆“不不不,這怎么可以,我父王還在呢”
“世子”
李承芳打斷他“秦王府不出財,西安必被賊人攻破,秦王府的血脈也必然斷絕,難道你要隨你父王,一起陷于賊手,斷了你秦王府的根嗎”
“這這這”朱德煜說不出話,他當然意識到了危險,對尤振武的判斷,更不懷疑,但讓他離開西安,這么大的事情,他卻不敢決定。
明朝對宗室管的極嚴,無令不得出城,何況老爹還在城中,他怎么敢走
李承芳嘆,秦王愛財如命,世子怯懦怕事,這秦王一脈,沒救了。
“如果世子不愿意離開西安,那就只剩下一個辦法。”李承芳道。
“先生快說。”
“即刻去尋找一戶老實人家,重金施恩,等到闖賊破城的時候,去其家中避難,待過了風頭,尋機逃出西安。只是這中間風險破多,最后能不能逃過此劫,卻是誰也不能知道。”李承芳最后道。
長樂門是為西安的正東門,從長樂門出,沿著官道,就可以通往臨潼渭南潼關等地,原本這里熙熙攘攘,商旅行人進出不斷,但自從潼關失守的消息傳來后,西安全城戒嚴,長樂門也被緊緊關閉起來,城樓上,軍士持槍守衛,城下不見一人,緊張驚慌的氣氛,彌漫全城。
但午后剛過,城門卻是吱吱嘎嘎的開了,一支隊伍出了城門,往臨潼而去。
領頭的是一個緋袍官員,頭戴烏紗,三品的補子,不停的催馬,看他的樣子,十分著急。
正是陜西按察使黃綱。
一眾幕僚和護衛,包括喬元柱和李承芳跟在后面。
隊伍最中間,是幾輛馬車,里面是孫督師的夫人和三個妾室,以及他兩個女兒和小兒子孫世寧。
歷史上,西安城破前夕,孫夫人張氏率孫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殺,之前將孫世寧藏在他乳母楊氏家,以延續孫家血脈
一年后,長子孫世瑞奔波來到陜西,從井中找到張氏尸體并葬埋,隨后帶孫世寧離開。
那日有雨,兩個孤兒互相攙扶著走在街上,街道兩旁的人知道這是孫督師的兒子,無不流下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