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振武心有感傷,父親帶走一千勇士,但回來的,卻只有張祿一個人,堡中很多的老人再也不見到自己的兒子了戰事,如此殘酷。
“少千戶不,是少總鎮”
見尤振武走馬而來,張福林急忙放下槍,彎腰行大禮。
“張叔快免禮。”尤振武下馬向他笑“不管我做什么,你都叫我少千戶。”
張福林擦了擦眼角幸福的淚,笑哭道“那怎么行,一個千戶怎么能打住你未來是要配玉帶、掛將軍印的。可惜游戎大人了”
尤振武只能點頭,望了望這令人心升親切的長樂堡,問道“張叔,大家準備的怎么樣了,什么時候能搬到榆林”
張福林嘆道“不瞞少總鎮你說,大伙自出生就住在長樂堡,這一晃,都快要六七十年了,冒然舍棄這里,搬到榆林,還真有點舍不得呢,不過您放心,但是你少總鎮的命令,就是刀山火海,咱中衛所的人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此時,聽聞少總鎮來到,堡中的人都涌出來迎接,見到尤振武,很多人都掉了淚,不是為了尤振武,而是想到了自己戰死在河南,再也回不來的父兄兒女。
尤振武感同身受,忍不住眼眶泛紅,掩飾的轉頭,命令張祿將馬車上的糧米和豬肉拿下來,分給眾人。又將李承芳介紹給眾人。
聽到是少總鎮請來的軍師,眾人都恭恭敬敬的向李承芳行禮。
李承芳環環拱手,嘴角帶著笑,雖然他給王定做了半年的幕僚,但在王定的衛所,他卻沒有感受過這種熱情和輕松。
接著,尤振武帶李承芳去往鐵匠鋪。
這才是他今日長樂堡之行的重點。
走到半路,正遇見走路不緊不慢,好像是前來迎接的周運。
此時已經是十月下旬,馬上就十一月初一,北風凜冽,這幾日雖然沒有下雪,但溫度極低,眾人都穿著極厚,顯出臃腫,只有周運看起來仍像秋季那般的簡單,見到尤振武,先停步整冠,然后拱手,肅然行禮道“不知總鎮歸來,未能遠迎,總鎮恕罪”
無論什么時候,他好像都不慌不忙,不忘記禮節。
看到周運,立刻就想到他哥哥周器,兩人差不多一個模子凸出來的,只不過周運年輕,鬢邊沒有那么多的白發,做事更超然。
見“管事的”來的這么晚,不緊不慢,一點都沒有做事的樣子,李承芳微微皺眉,心說總鎮怎么會將長樂堡交給這樣一個人來管理
“免了。”尤振武卻不為意,他聞到了周運身上的硝味,于是笑問道“你還是如故。剛從火藥坊出來”
“是。”
“火藥顆粒化,你做成了”尤振武滿是期待。
“剛又做出了一些,不知道合不合總鎮您的標準。”周運道。
“快帶我去。”尤振武歡喜。
雖然火藥顆粒化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戚繼光帶兵治兵的時候,他軍中所有的火藥,都是顆粒火藥,但后來戚家軍沒落,后續明軍所使用的火藥,再也不能保證顆粒化。
所謂的顆粒化,就是火藥原料以固定的比例,充分混合,最后形成的一種顆粒狀的穩定混合體,比起粉末狀火藥的諸般缺點,比如運輸不便、燃速不均勻、容易受潮,顆粒火藥更有威力。
解釋,粉末火藥在運輸顛簸的過程中,重量不同的硫磺粉、木炭粉和硝石粉會相互分離開來,其中密度最大的硝石粉會居于火藥桶的底層,最輕的木炭粉則會處于火藥桶的表層,如此,原料不能發揮化學反應,火藥威力大大下降,有時甚至會點不著。
相反,已經充分混合的顆粒火藥,就沒有這方面的隱患。
雖然威力大,但顆粒火藥的成本也更高,
不但要科學配比,充分攪拌,后續還要在合適的條件、恰當的溫度下進行烘干。
到明末,軍費困窘,吏治敗壞,再沒有人像戚繼光當初那樣嚴格要求,也因此,造出的火藥,一日不如一日,到現在,雖然也能從粉末火藥中找到一些顆粒火藥,但小石子落在沙子里,沒有什么用處,尤振武所要求的是制式化、標準化。
火藥顆粒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從頭到尾的認真負責,一絲不差的執行制造工藝,才能保證最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西安火器廠之時,尤振武就想要推行火藥顆粒化,以保證火器威力,但周器善于制造火銃和火炮,對于火藥并不在行,負責火藥的官吏,雖然也照尤振武的吩咐,幾經努力,但最后出來的火藥,卻并不能達到尤振武的要求,加上尤振武事情太多,不能始終盯著,因此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