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振武快步迎上去,離著還有十幾步,看清來人容貌之后,他眼睛的喜悅就已經是藏不住了,甚至有激動不已的感覺。
沒錯,來的正是楊暄,那本應該湮沒于歷史的忠良,卻出現在面前,只是已經瘦得不成人樣了。
想不到楊暄竟然從渭南逃出來了,而不是如歷史記載,戰死在了渭南,尤振武心中的喜悅無法形容,不止是因為老天開眼,存活了一位忠良,更因為歷史終究是改變了,或許大勢還在繼續,但個人的命運,卻因為他的努力,而發生了變化。
這太好了。
“楊知縣”尤振武上前。
“尤總鎮,想不到還能再見到你”楊暄支撐著站住,推開兩個軍士的攙扶,向尤振武拱手行禮,一個句沒有說話,就已經是潸然淚下。
“你怎么會在這里”尤振武扶住他。
“一言難盡。”楊暄用衣袖抹了一把淚,壓住澎湃的心情,簡單說了經過。
原來當日回到渭南縣后,楊暄就決意死守,一邊準備城防,一邊遵照尤振武的叮囑,派人暗地里盯住了城中舉人王命浩的家,不久果然發現王命浩和闖營暗中有聯系,并且他們雙方已經約定,闖軍一到,王明浩就會打開城門,獻出渭南,楊暄大怒,立刻拿下王命浩,斬首示眾,并將王命浩的家產分給城中勇士,因為這番激勵,加上去了內賊,渭南雖然是一座小城,但在楊暄的指揮下,竟然也是擋住了闖營大軍連續兩天兩夜的猛攻,第三日,闖軍同時攻陷了渭南的東門和南門,楊暄退入城中,帶領殘兵繼續巷戰,不想大火燃起,一堵倒塌的墻壁忽然壓住了他,眾人都已經他必死,他自己也這么認為,不想半夜卻幽幽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地窖中,雖然頭上有傷口,但周身并無大礙,原來是城中的一位郎中救了他。
最開始,聽聞渭南已經落入賊手,楊暄憤而欲死,但在郎中的苦勸之下,他才漸漸改變了主意,決定再往西安,以助守城。
于是第二日他混出渭南,一路往西安,不想剛走到了臨潼,就聽聞西安已經陷于賊手,愕然之后,他忽然想起了
當日尤振武在歇鞍村對他所說的那些話。原本,他對尤振武的話十分憤怒,認為尤振武只為自保,而不顧大勢,非臣子所為,但死了一次,又經過西安的迅速失守之后,死生之間,多了些冷靜和清明,再回想尤振武當日所說的那些話,楊暄的想法,隱隱有些動搖了,又環顧四周,在西安失守之后,他已經無處可去,于是決定前往榆林別的地方可能會不戰而降,但他相信尤振武絕對不會,尤振武一定會堅守榆林到底,所以他要到榆林。
從臨潼到榆林,千里之途,最初的時候,楊暄懷里還有些碎銀子,到后來就是乞討,即便如此,他依然以一天步行七十里的毅力,向榆林艱難跋涉,不想昨日經過米脂,正遇上了巡查的闖軍,見他行跡可疑,闖軍就將他抓了起來,投到了牢中。
幸虧今日凌晨,榆林軍奇襲米脂,將他從牢獄中解救了出來,不然他不被拷死,也要被凍死在牢中了。
聽楊暄說完,尤振武無比的感佩率眾死守渭南,死里逃生之后,又孤身一人從臨潼步行到米脂,楊暄的忠貞和毅力,非一般人可比。
楊暄簡單說完,終于是支撐不住,搖搖欲墜的要倒,尤振武扶緊了他,令張祿速去找馬車。
“尤總鎮,牢中還有一人,名叫丁三,乃是一個說書先生,其對我頗為照顧,請一并救之。”楊暄道。
“好。”尤振武答應,令張祿去請丁三。
這中間,馬大志武尚忠都向楊暄見禮,楊暄拱手還禮,又落淚道“不要叫知縣了,我丟了渭南,愧對朝廷,愧對渭南百姓啊。”
“撤”
一切收拾停當,榆林軍迅速從米脂撤退。
這一戰,榆林軍輕騎突襲,以1500人的兵馬,曉伏夜行,兩天的時間,忽然出現在米脂城下,殺了闖軍一個措手不及,闖軍左營右果毅將軍劉汝魁被斬首,城中兩千五百守軍,戰死一千,投降七百余,輕重傷四百余,逃走的,不過王進才帶領的一百余人,而榆林軍的傷和亡,不到兩百,實乃是暗夜奇襲的經典戰例。
此外,榆林軍在米脂繳獲頗多,最大的收獲就是戰馬,零零總總,從戰馬到馱馬,將近有八百匹,甲胄兵器棉衣帳篷等,亦有相當數量,唯一不足的錢糧,不過這也在預料中,劉汝魁的前鋒隊,本就缺少錢糧,不然也不會停在米脂不前。
當天下午,闖軍從綏德派出的援兵來到米脂。
他們看到的,不止是一座空城,更是半城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