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振武知道,那一定就是劉芳亮了。
據歷史記載,劉芳亮年不過三十,喜騎白馬,手使紅纓槍。
尤振武來到城頭,但劉芳亮已經不在南城城下,翟去病惋惜“早知道劉芳亮會到城下,提前填埋彈藥就好了,他一露面就轟,也省的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尤振武卻淡然,對張祿說道“軍議”
“是”
很快,各營正副將官,從副將孫惠顯,一直到領兵的老將,就都在總兵府集合自從尤振武成為榆林總兵之后,檢視各營,汰弱留強,分出戰兵和輔兵,其后嚴格操練,枕戈待旦,接著奇襲米脂,取得大勝,昨日又在城前的騎兵戰中,擊敗了闖軍前鋒騎兵,城中各營士氣正高,見劉芳亮率領數萬闖軍主力在榆林城下扎營,眾將摩拳擦掌,都想要出戰。
當然了,其中一個關鍵是補齊了過去的欠餉,令士卒振奮,這還要多虧了李自成送來的五萬兩銀子。
尤振武先是詢問各營操練和準備的情況,然后說道“上一次軍議的時候,李先生就已經說了,闖賊勢大,我軍要想更好的守城,就必須想盡辦法,把賊軍折騰起來,令他們在城下不得安閑,如果能令他們日夜不安,精神疲乏,那就最好不過了。劉芳亮長途剛到,其軍疲乏,所以今夜我想來一次假夜襲,派兵攜帶鼓號悄悄出城,在闖軍營前擂鼓,待到驚動賊人,全營乍起之后,就迅速撤回城前,待到賊人回營安歇,我軍再往營前擂鼓,如此反復,令他們今夜不得休息。雖然是假戰,但依然兇險萬分,因為劉芳亮雖然年紀輕輕,但卻是經年老賊,說不定會有防備,賊人騎兵更是眾多,一個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他們的重圍,而城中是無法派出救兵的”
說到此,尤振武環視眾將“這個危險的任務,不知道那一位愿意領取”
話音不落,一人就霍然站起,抱拳說道“卑職愿領漢字營出城,定將賊人攪的不能安寢”
眾人一看,都微微吃驚。
原來站起的乃是漢字營的營官吳漢。
雖然也是一個營,但漢字營糧道兵出身,底子弱,雖然后續補入了一些新兵,又撥給了一個旗的降兵,到今日為止,漢字營滿打滿算也不到三百人,吳漢本身也沒有什么名氣,在榆林各營中,他存在感最低,今夜雖然是出城假戰,但依然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因此,弱兵弱將的漢字營第一個站出來請令,頗也有些出人意料。
驚訝之后就是贊許。
眾人都向吳漢投去贊許的目光。
“好”
見吳漢第一個請命,尤振武十分欣慰“既然如此,這個任務就交給你漢字營,記住,此戰只為擾敵,只要你能攪的賊人今夜不能安寢,就是功勞一件。”
“明白。”吳漢道。
尤振武又叮囑了一些,令吳漢即刻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