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的二層敵樓上。
劉廷杰和侯拱極身披重甲,正極目遠望,兩人面色都十分的嚴肅,見尤振武上樓,皆抱拳行禮。
尤振武一一還禮,目光望向城外。
只見有大批的闖軍從南面道路上源源不斷的開拔而來,車馬眾多,行進也比較緩慢,看起來好像是闖軍的輜重隊一般。
此時,一大隊的闖營騎兵從大營里面馳出,于道邊列隊,像是在迎接新到的輜重隊。
“右威武將軍到了”
隨后不久,就聽見那些騎兵在馬上呼喊,連帶著,那些正在趕制攻城器械的闖軍工匠也都放下手中的斧鋸,舉起手臂,齊聲歡呼了起來。
“右威武將軍”正是順風,城上幾人清楚聽到了闖營眾兵的呼喊,但卻猜不出闖營的右威武將軍是哪一位,為什么能掀起這么大的歡呼
尤振武卻是想到了,說道“是闖賊的義子李雙喜,李雙喜管著闖賊的炮營。”
“炮,果然是炮”翟去病叫。
他年輕,眼力好。第一個看到了炮車。
隨后,其他人也隱隱看到了。
怪不得闖軍歡呼呢,原來是他們的大炮到了。
李雙喜的炮營緩緩而來,車馬直有一百多輛,直拖了數里長,最后方全部匯入了闖軍大營之中,很快,闖營中也掀起了一陣陣的歡呼,顯然,對于大炮的來到,闖營上下都是振奮不已經過這么多年的流賊生涯,尤其是朱仙鎮之戰,汝州戰,潼關戰,闖軍對火炮的重要性,越來越有清楚的認識,沒有火炮,他們頂多算是強賊,面對稍微堅固一些的城池就無可奈何,但有了火炮之后,即便是面對開封,西安,連著眼前的榆林堅城,他們都有信心拿下。
闖營歡呼,但敵樓上的劉廷杰侯拱極等人卻都是面色凝重,若說城墻堅固,糧草充足是榆林的兩大優勢,那么,兵力不足,缺少火炮就是榆林的兩大弱點了,尤其是火炮,雖然綏德、米脂、靖邊營連同周邊堡子的火炮全部都集中到了榆林城,但經過檢驗,其中真正能使用的,不過只有十六門三百斤的小型佛郎機和七門五百斤的大將軍炮,剩下的都是無用的虎蹲炮,且城中火藥也并不是太充足,為了節約使用,在尤振武和眾人商議的守城計劃中,虎蹲炮只做就急使用,榆林能倚靠的,只有十六門佛郎機和七門將軍炮。
十六門佛郎機炮之中,六門安置在南城,西門四門,其他二門,各分派兩門,剩下兩門,作為機動使用;六門大將軍炮,仍安在原位置,南城用二,西城用二,北門二,北門一,中間或有火炮不足之處,全部用虎蹲炮補齊。
注所謂的大將軍炮聽起來威風,但其實就是傳統的中式火炮,前后一般粗,又笨又重,沒有瞄準具,射程還近,比之佛郎機的作戰效率要差上不少,戚繼光曾說,“舊有大將軍,重而難舉,發而莫繼”,說的就是這種將軍炮,明中葉后,將軍炮就已經逐漸被淘汰,明末清初的戰爭中,鮮少看到它的身影,榆林現在也是病急亂投醫,即便大將軍炮效率不高,也得拖出來使用。
滿打滿算,榆林能用的火炮只有二十三門,且都是老炮,小炮,分到四門就更是可憐了,相比之下,從闖軍炮營連續不斷的車馬中,推測其大小火炮最少超過五十門,如果五十門大炮全部集中到一處使用,對榆林展開狂轟,榆林要承受的壓力會相當大。
“西安城破,城中的火炮都落入了賊人之手,”李承芳面色凝重“還有潼關和汝州,賊人火炮,絕不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