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炮擊的結果,劉芳亮并沒有太意外,一來榆林城墻有冰甲護身,炮彈難以撼動,第二,己方炮手的精準度,也就這樣了,期待他們一輪炮擊就能轟開榆林城門,大軍滾滾而入,那是根本不現實的炮擊最大的作用,乃是動搖敵人的軍心,令其膽寒,瓦解斗志,真正要攻陷城池,還是要靠步兵登城。
倒是榆林軍的絕對靜默,令劉芳亮有些意外。
面對如此猛烈的炮擊,榆林城頭絲毫沒有驚慌混亂的表現,沒有一人探頭,亦沒有一人在城頭驚逃,但那一些落在城頭的炮彈,絕對給榆林軍造成了殺傷,掀起了血肉,但城頭卻如此安靜,仿佛面前的榆林城墻根本沒有人防守,是一座空城一般。
由此可知,榆林軍軍心士氣,絲毫沒有動搖。
眼見第一輪炮擊結束,大部分的火炮都已經停止炮擊,炮兵正手忙腳亂的使用蘸濕羊皮擦滅炮膛內的余火,為炮身降溫。第二輪炮擊,怕得半個時辰以后了,于是劉芳亮下令“給姜大慶打旗,令他即刻填壕”
“是”中軍官搖動令旗。
三個步兵方陣的軍旗一起搖動,作為應答。
隨后,“咚咚咚咚”戰鼓擂響。
“快,快上城,各部速速統計損失”
“炮擊結束了,快上城”闖軍炮擊剛沒有完全停下,站在馬道上,一直靜聽城外動靜的尤振武第一個跳起來,轉身沖上城頭,尤定宇侯世祿李承芳等人都跟上。
“快,各就各位”劉廷杰侯拱極武尚忠等人都大聲命令自己的麾下。
“起立,向右轉,上城”各隊官紛紛命令,各隊急急跑步上城。
申慶功跳起,原路返回,邢老師和劉長有急忙跟上。
但不是所有小隊都上城,城下仍留有一半的預備隊,只有戰事緊急,或者輪換時,他們才會上城,此時隊官給他們的命令是原地休息。
看到劉芳亮的令旗搖動,聽到戰鼓聲,已經在炮陣后方列陣的姜大慶拔出腰間的佩刀,舉刀高喊道“弟兄們,該咱們上場了,闖王在后面看著呢,功名富貴就在今日,隨我填平城壕啊”
“前進,前進”他麾下作為第一撥攻城的三個千人隊,轟然一聲喊,然后推著十輛盾車開始前進。
三千人十輛盾車,每個盾車后面跟了三百人,從弓箭手盾牌手到挑土的普通士兵,一應俱全榆林有寬大的城壕,深一丈,闊五丈,雖然壕中并沒有水,但若想云梯攻城,亦必須先將壕溝填平。因此才會有大量闖兵挑著籮筐,里面還裝滿了泥土,跟著盾車前進,以備填埋榆林城下的壕溝。
所謂的盾車,簡單講,就是一個厚實的大木板,如一面斜立起來的大盾牌,又如同一個行走的轎廂,車后面,能抵御敵人從正面射來的所有火槍和弓箭,又因為是斜面,即便是面對城頭的弓箭,也具有一定的防御力,高級一些的盾車,還會在頂上布三層牛皮,并鋪上泥土和浸水的棉被,幾乎水火不侵。
闖軍這兩日打造的,當然都是最最簡易的盾車,就是一塊大木板,四個輪子,斜面向前,士兵們以盾車為遮擋,如后世的坦克步兵戰術,慢慢向城墻壓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