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亮點頭。
顧君恩喝了一口茶,繼續道“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尤振武,我實在想不出,他小小年紀,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如果說鐵疙瘩是一個利器,但自生火銃就更是不可思議了,京師兵仗局和孫傳庭都造不出的東西,竟然讓他在榆林造成了,非神奇兩字不可形容。前幾天,我專門去到左營,找了左光先和他兒子左緒,詳細問起尤振武的事情。左緒和尤振武同齡,兩人少年時經常在一在,十分了解,只是那左緒結結巴巴,說話不利索,但聽他父親和他哥哥左定說,尤振武年少時十分普通,直到去年中了武舉,方才變的十分狡猾。至于師傅,他們父子三人一口咬定,尤振武絕沒有師傅,也就是說,不論鐵疙瘩還是自生火銃,都是尤振武自己作出來的。又能帶兵,又能造銃,兵馬固守榆林,滴水不漏,眾多老將,都能服膺于他的領導之下,小小年紀,竟如此全才。”
劉芳亮嚴肅道“尤振武確實是一個強勁的對手,不過他再強,也強不過開封和陳永福,開封拿下,陳永福也降了,我義軍軍威,不是他一個小小榆林能擋住的。”說到最后,聲音變的堅定無比。
顧君恩默了一下,緩緩說道“只希望除了大號的鐵疙瘩,榆林不會再有其他利害的火器”
城中。
尤振武李承芳跟著兩位大人來到火器坊之時,火器坊管事,七品經歷周運已經在火器坊門口等著了。
雖然周運這段時間里多半都在鑄炮廠,以鑄炮廠的修建為主,但火器坊的生產,亦在他的掌握和督促中,重型自生火銃能成功制成,也有他的一分功勞。
周運藍袍棉帽,三縷長髯,一如既往的干凈超然,見到兩位大人和總鎮、贊畫,他躬身行禮。
“免了。”都任笑。
所謂的火器坊,由原來的榆林衛鐵匠鋪擴建改造而成,占地三畝,中間幾間高大的工作間用來生產,周圍圍了一大圈低矮的小房子,用以匠人們居住,其間的一百多個鐵匠,都是從榆林衛周邊各堡,以及從綏德、米脂兩地,包括靖邊營等第撤退而來的匠戶,這其中,一多半的匠人負責手炸雷的鐵殼鑄造,只有老劉頭等十個有特殊任務的匠人,依然在打造火銃。
周運引著都任、王家祿和尤振武進入。
還沒有進院子,就聽到了里面傳出了“叮叮當當”的鍛打聲以及“呼啦呼啦”風箱聲,以及各種忙碌往來的嘈雜。
這一種忙碌生產的聲音,令尤振武聽了欣慰比起軍士的操練,軍武產品的生產,甚至更重要一些。
周運引著兩位大人和尤振武,穿過一眾嘈雜,最后來到正堂。
正堂中間擺著一張大木桌,一桿銃管極長的重型自生火銃正擺在其上,尤振武邁步進入,第一眼就看見了,心中歡喜,但還是壓住了興奮的情況,跟在都任和王家祿的身后,亦步亦趨的來到木桌邊。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