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任也頷首笑“鐵模鑄炮竟如此迅捷,老夫年近七旬,也算是開了眼界了。”
王徵卻擔心尤振武操之過急,他小聲叮囑尤振武“萬事都需要循序漸進,能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造出大炮,已經是書寫了我大明的歷史,你萬不可著急冒進,以至于功虧一簣。”王徵道。
“學生明白。”尤振武恭謹回答。
于是,眾人各去休息。翟去病原本不想走,但營中還有軍務,他身為營官,不能不去坐鎮,尤定宇侯世祿兩個老爺子在鑄炮廠多留了一會,和孫兒說了一些注意身體,多回家休息的云云,然后方才離開。
眾人走后,尤振武更加專注,因為鐵水已經快要沸騰,在三百斤的小炮之后,將要開始鑄造那一千斤的大炮了。
和小炮相比,這一次需要的鐵水更說,光坩堝就放置了四十個,焦炭兩車,坩堝方爐被塞的滿滿,在畜力鼓風機的作用下,強風不斷的送入爐中,焦炭熾熱,鐵水通紅如火山中滾動的烈焰。
周器不停的擦汗。
處身在制造車間,那熾熱的溫度,仿佛是回到了夏季,所有人都是大汗淋淋。
這一次,尤振武盯的更緊,因為前一次的小炮只是試手,眼前這一門一千斤紅夷大炮的鑄造,才是真正的考驗。
深夜子時,一千斤紅夷大炮澆注完成,當脫去鐵模,清除毛刺,除凈泥芯之后,一門閃著黝黑光亮,前細后粗,熊傲威武的紅夷炮管出現在眾人面前。
所有人都振奮,只差要歡呼,連一向內斂的周運都露出了滿臉的笑意,他向兄長拱手,以為祝賀。如此的大炮,三個月前還不敢想的事情,現在竟然真的做到了。
周器喜不自禁,向尤振武行禮“恭喜總鎮,賀喜總鎮,如此大炮,我榆林造出來了”
尤振武強壓著心中的激動,點頭道“同喜,大家都辛苦了,你把有功之人報上來,明日我論功行賞。”
“是。”周器答應一聲,猶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問道“總鎮,紅夷大炮順利鑄成,有神靈保佑之功,明日中午,得祭拜太上老君和火神,感謝神靈呵護”
尤振武在心中苦笑周器其他都好,唯獨對神靈諸般之事,癡信無比,從太上老君,火神爺,灶王爺,但是和火有關系的神靈,他都日日叩拜,每到節氣,或者是初一十五,諸般獻祭,一樣也不會少,在西安火器廠的時候,連煉鐵爐點火的時間,他都要先求神占卜,然后才能決定,后來在尤振武強力干預之下,他這個毛病方才是改掉,但他對神靈的虔誠,卻一點都沒有變,但有大事,必向神靈報告,有所成就,也必歸功于神靈。
當然了,不止周器,這個時代的人大部分都是如此,尤其火器鑄造這一類比較危險,且講究一點運氣的行業,就更是如此。
相比之下,周器的弟弟周運就好了很多,對于“神靈諸般”,若即若離,不參加時,瀟灑自在,參加時,行禮如議。
尤振武也想要像周運,但他身為主官,很多事情躲不開,重大的祭拜,若沒有他的參加,屬下人誰也不敢擔當主祭,今日就是如此,周器明著是請示,實則是懇求。
“恩,去準備吧。”尤振武道。
周器滿臉歡喜“謝總鎮,謝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