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激戰到深夜,在重創闖軍的同時,城內傷亡亦是極多,很多將士都帶傷,每見到傷者,尤振武都會停下腳步,關心的問。而隨著天色漸亮,榆林城里城外的情況也更加的清楚,闖軍在營中蟄伏,一日的激戰之后,榆林軍也是疲憊,天色雖然已經大亮,但街道上卻看不到人,只有巡邏的義兵一如往常的在城中各處巡查。
到西門時,尤振武見到了表爺爺翟文,翟文衣袍帶血,精神卻是振奮,昨日的一場大戰,西門雖然不是闖軍主攻的方向,但卻經受了考驗,危急時,也曾經有闖兵攀上城頭,但被靖邊營的將士奮力殺了下去,翟文在城頭堅守了一日,晚間只睡了一個時辰,天不亮就回到城頭,此時看他的精神頭比尤振武還旺盛,尤振武向他說起翟去病昨日的功績,他卻不以為然的搖頭,說都是將士用命和火器之利,球小子不過是撿一個便宜,尤振武知他對翟去病要求嚴厲,笑一笑,也不再多說。
四門巡視結束,尤振武又先后趕往趕往傷兵所和火器廠,馬不停蹄。
上午,榆林文武齊聚巡撫衙門,議軍政,定賞罰,總結昨日守城的經驗和教訓,以應對闖軍下一次的攻城。
雖然昨日激戰一整天,全軍用命,殺敵眾多,但也并非所有將官和軍士都是值得獎賞的,在幾處闖軍反復猛攻的墻垛口,也出現過膽怯、猶豫甚至是逃跑的現象,逃跑的軍士當場都被軍法,帶隊的軍官以及一些處置不當的當事人都被記錄下來,如何處置他們,也是今日軍議的一個題目。
有功賞,有過罰,這是立軍之本。
為了避免冤枉,尤振武親自審理,對于不稱職的軍官,不論是否親近,全部撤換,絕不拖延。
見尤振武聰睿果決,處置公道,眾老將都是點頭。
罰如此,獎就更不用說了,對于昨日有功將士,尤振武立刻發下獎賞,戰死的也予以撫恤,雖然城中銀子已經不足,可能不夠下一次發餉銀,明軍更一向都有記下獎賞,日后再發給將士,最后克扣大半,甚至不了了之的陋習傳統,但榆林城卻不是這樣,兩個文官大員都任王家祿,都堅定的認為,餉銀可以往后拖,但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獎賞和撫恤,卻絕不能拖,應立刻兌付,以免泄了軍心和士氣,因此,在總兵尤振武報上獎賞的名單和陣亡將士的撫恤,他們核對無誤之后,今日黃昏之前,就會把銀子全部分發下去。
這一點,尤振武尤為感激和欣慰。
接下來就是商討下一步應敵之策。
經過兩次守城戰,榆林軍信心大增,對于闖軍毫無畏懼,唯一擔心的就是糧草。
榆林軍守城有余,但突圍不足,如果沒有援兵,而闖軍一意圍困到底的話,榆林城終究還是守不住的,這一點,所有人都是明白,因此,派人向朝廷求援,又成了眾人一致的意見。
尤振武沒有反對,雖然他心里十分清楚的知道,朝廷根本不會有援兵來,現在朝廷在山西河北能用的,只有周遇吉的兵馬,但周遇吉兵馬不過萬,守衛山西已經是困難,根本拿不出兵馬來支援榆林,不要說榆林,就是接下來太原京師危急,朝廷也都拿不出兵馬,最后不得不命令吳三桂放棄山海關,回軍保衛京師,只可惜決心下的太晚,吳三桂又磨磨蹭蹭,最終大廈傾倒,李自成攻入了京師。
現在唯一的僥幸就是李自成繼續屯兵榆林軍城下,和榆林軍死磕,最終精疲力盡,錯過進軍京師的大好時機,而在這段時間里,朝廷能支持周遇吉招兵募勇,擴大兵力,穩固山西的防守,那一來,才有改變歷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