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顧君恩起身,向劉芳亮行禮,又向馬重僖一拱手,然后在親隨的攙扶下,上馬去了。
待他走遠了,馬重僖看著他背影,從鼻音哼道:「這些讀書人,說起事情來,頭頭是道,但真正事到臨頭,卻事事害怕,只會說喪氣話。說不長他人志氣,但卻處處滅咱們的威風,哼哼哼,額看啊,除了丞相和大軍師,其他人一個都不可信。說不得都還向著朱家朝廷呢。」
劉芳亮面色嚴肅:「住口!軍師謀略豈是你能了解的?」
馬重僖低頭不語,但儼然還是不服。
劉芳亮也不再多說,站起身來,遠望榆林城墻,目光若有所思----對于顧君恩所說的話,他并非完全沒有聽見去,只覺得顧君恩是不是太過于小心了?尤振武確實有些利害,但一個小小的榆林,一萬不到的兵馬,區區孤城,即便再有本事,難道還真能擋住他的數萬大軍不成嗎?如果尤振武能掐會算,真有預知未來,那怎么會有西安的敗退?他就不信了,不拿下榆林,他又有何臉目去見闖王?
……
遠處,顧君恩正走馬離開,一路無語,親隨原本想要說話,但見他悶悶不樂,不得不將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顧君恩一路走馬,回到自己帳中倒頭就睡,親隨見他心情不悅,也不敢多打攪,為他蓋好了被,撥旺了火爐,就放下帳簾,悄悄的去了。
帳中溫暖,只有自己一人之時,好似已經睡著的顧君恩卻又忽然睜開了眼睛,眼神無光,望著帳頂
微微的發呆,表情中一半惆悵,一半是恐懼----就此時此刻來說,他十分的后悔,早知道劉芳亮不愿意聽,他就什么也不說了,原以為說出來能令劉芳亮提出警惕,避免可能的錯誤,但就劉芳亮事后的表情來看,其并不喜歡這樣的「忠言」,也就是說,自己對劉芳亮的了解,還是少了,這幫流賊,即便表面上對你再是恭敬,其骨子里也依然還是泥腿子,尊而不重,敬而不用,即便劉芳亮表面上對他這么尊重,事事問詢,但歸根結底,在破城拔營的事情上,對他的判斷,還是不太相信的,畢竟他們的經驗太豐富了。
但顧君恩擔憂的不是這些,他擔憂的是,如果真的攻城不利,坑道不能破城,劉芳亮會不會把責任推回自己呢?畢竟他是軍師,而且是劉芳亮幾次懇求,才從李自成御前留下的軍事智囊,如果攻城不利,己方受了損失,他身為軍師,肯定也是有責任的。
「劉芳亮是一個忠厚人,應該不會,再者,我此時已經上了賊船,除了跟隨,難道還有其他路可選呢?」
顧君恩又嘆息又害怕,最后迷迷糊糊的睡去。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