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
尤振武一日無閑,從四門城防到火器廠鑄炮廠、官兵住舍,他馬不停蹄的巡查和慰問,又去見都任和王家祿,向他們提出請求,親自討要軍需和各種物資,一直到晚上,方才是回到家中,有機會和家人過一個除夕,因為是戰時,一切從簡,尤家的除夕宴比之往年簡單了很多,但人卻增加了不少,除了翟家人和姐夫武尚忠家,那些家人在外地,只本人在榆林的麾下將領,如李承芳吳漢等人,也都被尤振武邀請到了家中。
席間,氣氛融洽,雖然被強敵圍困,但對于堅守到底的信心,不說尤振武這個堅定的穿越者,只說漢字營的吳漢,一個普通押糧官,也還是沒有失去的。
唯一令人傷感的是,老爺子尤世威的情況越來越不好,這些天已經不能說話,而且每日只能喝一小碗的米粥,眼見時日無多。
因為這一點,平常善于言談的三爺尤定宇,感覺最近的話也少了許多。
“今日是崇禎十六年的最后一天,來,干了這杯,愿來年我榆林軍擊破賊人,我大明朝掃清匪患,剿滅建虜,國事兵事蒸蒸日上!”三爺尤定宇舉杯。
眾人也都舉杯:“愿來年擊退賊人!”
雖然是敵我,但同是天下人,這一夜,城里的榆林軍和城外的闖軍,都過了除夕,子時之后,城中噼里啪啦的放了一陣鞭炮,城外的闖營先是寂靜一片,繼而不甘示弱,“砰砰砰”的放了一陣火銃,以為鞭炮。
第二日。
崇禎十七年的大年初一,這一年,終于是來到了,早上依然是飄飄揚揚的下了一層薄雪,城里城外,白茫茫一片,將過年的紅色喜氣,壓的一點都不剩,氣溫極低,呼出的哈氣,瞬間就會在面前變成一團團的白霧,如此天氣,不說城外闖營的帳篷,就是城中的住屋,感覺都快要凍死人,“崇禎十七年,果然是冷啊。”尤振武心中感嘆,同時又擔心如此氣溫之下,城中會凍死人,因此一早起來,就派人去打聽。
穿戴整齊,依次向爺爺叔父嬸娘母親拜年,從張祿那聽了軍報,得知城中并沒有人凍死,這才放了心,接著去往侯府,向外公侯世祿舅舅侯拱極拜年,最后趕往巡撫衙門,向都任老大人和諸位大人拜年,同時也是參加會議。
今日大年初一,城中文武齊聚巡撫衙門,先向北而立,遙祝京師的崇禎皇帝身體健康,祈禱大明國勢昌盛,援兵早日到來,說到激動處,都任老大人紅了眼眶,一眾官員中,有人悄悄在抹淚。
尤振武默然,心想此時此刻,崇禎皇帝早已經是顧不上榆林了,不要說榆林,就是太原府,也已經不是大明官軍所能保衛的了。
隨后是例行的會議,眾人依位次高低而坐,開始議事。
軍需,糧草,治安,民心,各種調派和分配,如果是平時,身為榆林總兵,作為武將,是沒有太多權力參與其中的,大明以文制武,武官只是聽令,文官做了決策,你全力執行就好,但此時不同以往,不止因為城外大兵壓境,更因為尤振武本身表現出來的卓越能力和非凡見識,讓所有文官都不敢小視,都任老大人又將城防全部托付,不與干預,因此尤振武的話語權還是相當重的。
“賊人這些天沒有大動靜,有可能是在預謀什么,卑職不敢大意,城中事,就請大人們多費心。”尤振武最后道。
這一天,雙方心理戰繼續進行。
依照劉芳亮的命令,中午時分,四門闖軍都在營前擺了一溜桌子,有酒有肉,百十個軍士圍著桌子大吃大喝,又跳又唱,又派快騎將燉好的豬頭連著剛剛出籠、還冒著熱氣的饅頭投擲在城前壕溝下,大喊大叫:“榆林的弟兄們,你們受苦了,此乃闖王賜給你們的,還不快來取?”
這不止是挑釁,也是還擊榆林軍昨日的心理戰。其他三門不說,但南門值守的武尚忠卻不慣他們的脾氣,令連元開炮,給賊人放一個大炮仗,恭賀他們過年好。于是連元帶人將紅夷大炮推到墻垛口,迅速裝彈,仔細瞄準,“砰”的一炮放出,地動山搖,正落在闖軍酒桌的不遠處,一個彈跳,將幾個閃躲不急的闖兵砸的血肉模糊,一溜整齊擺放的桌子,瞬間傾倒,桌上的酒食四處飛濺,原本圍在周邊的百十個闖兵四散而逃,魂都嚇沒了。
其實闖軍已經夠小心了,知道城頭有炮,因此不敢離得太近,只在營前幾十步,距離城頭將近八百步左右的距離里擺上桌子,吃喝玩笑,但恨之恨,紅夷大炮的射程太遠了,正可以夠到他們的八百步。
“哈哈哈哈~~”
城頭榆林軍都是大笑。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