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兩人漸漸遠去,但他們的對話,老鮑等幾人卻是聽的清清楚楚,幾人相互一看,心說原來榆林軍也勾心斗角啊,又想天下又有那支人馬不是如此呢?這么多人,這么多條心,這么多張嘴,聚攏在一起,長年累月,雞毛蒜皮,不發生矛盾才怪了,即便有嚴厲軍紀的約束,面上不能張揚,但私下里的憤恨卻是不能消弭。
但老鮑他們到了鍋前,這才發現,鍋中已經所剩無已了,火兵正臨時往里填水,沒加鹽,也沒加料,就那么一攪和,直接就往他們碗里盛。
至于饅頭,比在西城時小了一圈。
老鮑站在第一個,立刻不愿意了,抗議道:“這么點,怎么能吃飽?”
火兵瞪眼:“不想吃啊,不想吃可以不吃!”
老鮑被懟的滿臉通紅,但不敢發作,因為榆林軍可不慣他的脾氣。
身后的王大仙忙打圓場:“吃吃吃,怎么會不吃?”連拉老鮑的衣袖,老鮑這才端著飯碗走了。
火兵哼了一聲,罵道:“我們自己還吃不飽呢,管你們!”
老鮑都低頭了,其他苦力自然沒有人敢再抗議,老老實實的排隊領食,王老仙看著手中的飯食,心說那兩個旗長說的沒錯,東門果然受歧視,這比他們在西門的伙食可差了不少,如果繼續像今天上午這么干,用不了一個月,他們就得累死。
“還是西門好……”苦力開始懷念了,最初在西門,一日兩食,即早中,晚上是沒有的,臨來東門的前兩天,忽然改成了一日一食,只有中午,早上的稀飯和饃饃取消了,當時他們還憤恨,但現在回想,西門雖然只有一頓,但那頓中午還能勉強吃個半飽,比之現在,不知道強了多少。
“唉,怕是沒幾天活了。”王老仙哀嘆。
老鮑則是望著空空的碗,咬牙不說話。
夜里,尤振武登上城樓,遠望東方,和城內眾人心憂城防,日日想著擊退城外的賊人不同,他心中想的更多更遠已經是崇禎十七年的二月,李自成此時應該已經占領了大半個山西,快要逼近太原了吧?等到太原失守,寧武關戰役,周遇吉血戰殉國之后,大同姜襄就會投降,其后一路勢如破竹,各處守軍紛紛投降,連京師最后一道閘門,居庸關唐通也打開城門,歸順了李闖。
至此,再無法挽回。
待到三月十九,就是甲申之變。
想到此,尤振武心中的憂慮無法抑制。
更憂心的是,這些消息會對牛成虎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畢竟誰也不想在四九年加入國民黨,辛亥革命前,進宮當太監,天下大勢的走向,對牛成虎個人的想法會有很大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
除非是信仰堅定,忠貞不二。
但牛成虎的信仰堅定嗎?
如果堅定,他就不會在寧夏投降,而是應該如周遇吉一般,拼盡全力,死戰到底,現在既然到了榆林城下,尤振武對他不敢抱太多的希望,只是死馬當成活馬醫。
“牛成虎……”尤振武輕聲念叨:“你能給我驚喜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