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是舊識,不須他人引薦。
喬元柱亦點頭,向牛成虎微笑。
王家祿問:“不知新任陜西巡撫是誰?”
“新任三邊余應桂,陜西巡撫李化熙,朝廷已有任命,相信不日就會到。”喬元柱回道。
眾人點頭。
隨后,金毓峒和喬元柱引出身后之人,乃是前來傳旨的太監,即是欽差,眾人紛紛見禮,欽差名叫李勝,二十多歲,司禮監七品,看起來是一個頗為謙和,安分守己的人,面對眾官行禮,他依次而回。
待文官見罷,武官行禮時,李勝盯著尤振武,眼睛發亮:“你就是尤振武?”
“正是末將。”尤振武抱拳。
“好好好,果真英雄出少年啊。”李勝贊。又溫言補一句:“節哀。”
隨后眾人擁著他們三人進城,都任向金毓峒小聲私語,像是在問山西和京師情況,金毓峒面色肅然的搖頭,顯然情況并不樂觀。
尤振武則注意到,在三輛馬車之后,還有不少的車馬,原來,金毓峒此番并不是獨身,而是將家眷都帶了來,以示堅守西北的決心,尤振武更是欣慰,由此,不但金毓峒本人,他家人也是躲過了甲申之難。
到了巡撫衙門,都任王家祿連同尤振武等文武官,在堂前群跪,迎接圣旨。
圣旨一共有三道。
第一道,任命金毓峒為寧夏巡撫,都任為榆林巡撫,喬元柱為陜西巡按,負責督查,亦可監軍,王家祿為陜西布政使,接替都任,主督榆林軍餉和周邊糧草所得。
至于三邊總督余應桂和陜西巡撫李化熙,并沒有在圣旨里提及,一來無關,二來,這兩個人選是后來才定的。
第二道,也是今天的重頭戲,即任命尤振武為延綏總兵官,掛鎮西將軍印,任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聽到一半,眾人都是驚喜,尤定宇笑的咧開了嘴,翟去病則一臉興奮,雖然尤振武在卸鞍村被孫傳庭委任為榆林總兵,但事出倉促,加上尤振武年輕尚輕,孫傳庭又亡故,新近三邊總督是誰,能不能認可孫傳庭的任命,朝廷態度如何,眾人并不能完全確定,直到擊退劉方亮的大軍,取得榆林大勝,尤振武的總兵官才算是板上釘釘,但朝廷欽差旋即而到,這顯然不是大勝后,而是大勝前就派出來的,那時尤振武的功績尚不明朗,朝廷能認可孫傳庭這個敗軍督師的任命已經是不容易,何敢想其他?不想,朝廷不但完全認可了孫傳庭對尤振武的任命,而且還加了官爵。
照例,延綏總兵官掛鎮西將軍印,但最多只能是都督僉事,從二品,像尤振武這樣,直接任命為都督同知,正一品,是極其少見的,就好像朝廷已經預知了榆林大勝,提前為尤振武加官進爵一樣。
但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朝廷從一開始就對尤振武報了極大的希望,又或者是病急亂投醫,空許給尤振武一個大名,希望他能在榆林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