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振武點頭。
“經過篩選,從俘虜中選出了八千青壯,五百人一隊,共十六隊,這幾天,上午學習我榆林軍軍紀,簡單操練,下午整飭城外原野,恢復可耕之地。”
“剩下老弱,將近一萬人,依照總鎮命令,已經分為三營,一營三千人,王總鎮,楊副鎮,李副鎮,今日各領了一營,連同原先的義兵,每營大約四千人。”
隨后,就是王學書,楊明和李應孝三人起身說話,他們三個義兵營,以后將改為屯田營,平時屯田,戰時作戰,三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軍人,且都還壯年,統領幾千人完全不是問題,尤振武起身抱拳,感謝他們屈尊屯田營,三人卻沒有不滿之色,反而精神抖擻,為能重新帶兵而振奮。
雖然是屯田營,甲胄兵器不如作戰營,但畢竟是軍營,且尤振武已經許了他們參將職,未來他們三人都有施展的機會。
三人為三營營官,以他們的字,為各營的字號,如王學書字好讀,他營即是好字營,副手由他們自己選擇,尤振武會各派一個主簿,輔助他們日常。
“我自為榆林總兵以來,第一想的是作戰,第二憂的就是糧草,如果沒有糧草,不用賊人來攻,我們自己就敗了,如今西安為賊人占據,山西眼看也是危急,再想要朝廷為我們輸送糧草,怕也是難了,所以我們只能自立,一來,盡快收復延安府,進取各處,多獲糧草,第二,就是要屯田,榆林雖貧瘠,但綏德米脂卻有一些良田,延安府就更不必說,我聽說有一個叫南泥灣的地方,水草豐茂,人稱西北江南,以后若能在那里屯田,榆林軍的糧袋子,怕就要拜托三位了。此外,三位還要督促操練,嚴肅軍紀,隨時準備上陣殺敵,一營兩用,刀槍耕犁都得在手,所以,三位的擔子很重啊。”尤振武道。
王學書三人一起抱拳:“必不辱命。”
尤振武抱拳還禮,隨后對李承方:“可以制旗了,三日后,我親自授旗!”
下午,尤振武巡視俘虜營,見俘虜們一人一個草墊,規規矩矩的坐在地上,聽榆林軍宣講榆林軍的軍紀,不時還會提問,答不出者,不但罰跑,晚上的飯也就沒有了,因此,沒有人敢大意,一個個都精神。
隨后就是勞動。
在榆林軍的監視下,俘虜們揮汗如雨,為自己的過往贖罪。
馬蹄聲響,卻是牛成虎的中軍令狐德來了,他下馬行禮,說,牛營正要舉行軍議,金毓峒金撫臺特請尤總鎮一同參與。
“好。”尤振武知道,一定是牛營準備開拔了。牛成虎和其部下,都心憂家眷,金毓峒也急于收復,兩方心情皆是急切,自不會在榆林多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