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隋唐后,關中之地由于承載的人口過多,過度開發,又多經戰亂,水土流失嚴重,原本的富饒之地,漸漸不在,各處千溝萬壑,尤其是陜北地區,從西安往延安,大軍想如行動,只有幾條河谷大道可走。
若不走河谷大道,陜北境內一道道水土流失造成的溝壑,便會成為阻礙軍隊前行的障礙。十日的路程,會變成三十日五十日,且車馬不能行走,1因此,
不論榆林軍從延安攻西安,還是闖軍從西安攻延安,都非是走著幾道河谷大道不可,而甘泉富縣這一路最便捷,因此雙方都選擇從這里進軍。
但另外幾路也不能不顧,因此尤振武安排伏兵應對。伏兵都藏于溝壑之中,如果敵兵不知地形,冒然進軍,兩頭一堵,伏兵齊出,敵軍必然大敗。
當然了,劉方亮久經沙場,又是陜西本地人,于富縣進軍的同時,必然也會在另外幾路預設伏兵,和榆林軍針鋒相對,這一點,彼此心知肚明,因此誰都沒有人想繞過對方主力,襲取后方。只能兵對兵,將對將,真刀真槍的廝殺一場。
“不知道李先生怎么樣了?”翟去病擔心李承方。
尤振武面色嚴肅,對于李承方的安危,他自然也是擔心極了,不過從對方并沒人派人陣前叫罵,或者直接扔出李承方的首級來看,李承方暫時還是安全的,如此,還需加大對闖軍的壓力,只有壓力夠了,才能逼迫闖軍盡早作出明智決定。
“炮營還有多遠?”尤振武問。
“三十里。”張祿回。
尤振武點頭,等炮營到了,先給闖營來一通,讓其知道厲害,同時也斷絕劉方亮的其他想法。
進入延安后,再加強火器營的同時,榆林軍新設了炮營,由王永春,劉廷夔,連元三位技術骨干分別統領,經過這些天的實操,炮營水平大有提高,加上六門新鑄的野戰炮和十幾門野戰小炮,正可拿來威懾一下闖軍。
兩日后,炮營來到,稍加休息,即將野戰炮推到山坡上,對著闖營就轟了起來。
“轟轟轟!”
炮聲震動天地,整個闖營都為之驚駭。
劉方亮于大帳之中聽見炮聲,不顧親兵阻攔,立刻奔出查看,聽炮聲好似很遠,但劉方亮心中卻涌起不安,榆林之戰時,他親身領教榆林軍火炮的威力,比起過往的官軍,榆林軍的火炮明顯更加犀利,今日忽聞炮聲,莫非又有變故?
很快,中軍回報,說前營正在被榆林軍炮擊,至于榆林軍大炮所在,乃是距離前營一千步之外的一處小山坡。
闖軍火炮本就缺少,能打到一千步之外的更是沒有,因此前營只有挨轟的份,無力還擊。
劉方亮臉色發青,恨的牙癢癢,顧君恩搖頭皺眉,也是無可奈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