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亮當然記得,不止劉方亮,所有參加過榆林之戰的闖軍將領都對榆林城頭的火炮印象深刻,比起開封之戰和潼關大戰,榆林軍的火炮數量或許不夠多,但其射程和威力,卻是遠遠超過這兩次,加上那從天而降,亂飛亂舞,轟轟亂炸的鐵疙瘩,令攻城的闖兵一個個心驚膽戰。
榆林軍最后能守住榆林,闖軍莫可奈何,火炮優勢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
高一功當時留守西安,并沒有參與榆林之戰,只是事后聽人說起過,此時脫口而問:“你是說,榆林軍將城頭的大炮,搬到軍中了?”
顧君恩點頭:“極有可能。”
很快,又是砰的一聲巨響,大地搖晃,頭頂似乎有灰塵落下,桌上的茶碗呲呲震動,其巨大的聲駭,好像就落在帳前不遠處。
帳中人相互一看,都有些色變,如果榆林軍的火炮能打這么遠,中營似乎也不安全了。
中軍又來報,說一次榆林軍的炮彈落在中營營門之前,有一隊倒霉的巡哨被砸中,死傷了六七個兄弟,又說,榆林軍火炮的位置已經確定了。
原來,榆林軍在營前五十步的地方構建了一處炮陣,四周用沙袋圍擋,中間放炮,炮兵前后操作,如此連續不斷的放炮。
“有幾門炮?”高一功問。
“只一門。”中軍回。
“真是五十步?”
“是,就在榆林軍營前空地上,目測距離營門不到五十步。”中軍回。
高一功聽了,又是驚愕,兩軍對峙,彼此前營最少相距三里,榆林軍的火炮居然能越過前營,落在中營門前,也就是說,榆林軍火炮的射程,已經超過三里了。
“沒有錯了,榆林軍用的一定是紅夷大炮。”帳中將領們嘀咕。
在拿下宣府北京等地之后,闖軍將領都親眼目睹了之前沒有見過的紅夷大炮,對其威力和射程都是贊不絕口,只可惜紅夷大炮過于笨重,攜帶不便,尤其不適合逃跑時使用,因此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最后不是被銷毀,就是被遺棄嗯,繼而落入了建虜大軍之手。
也就是說,闖軍兵馬此時雖然還有不少,但卻沒有一門真正的紅夷大炮,相反,不過兩三萬人馬的榆林軍卻擁有此炮。
高一功氣不過,他向劉方亮抱拳:“磁侯,給我人馬,我去毀了他們的炮!”
劉方亮卻搖頭,大炮在榆林軍營前五十步,營中弓弩火銃皆在射程內,此時沖到營門前毀炮,不亞于是虎口奪食,茅坑里點燈,找死,沖過去的人一個個都是榆林軍的活靶子,肯定是去多少,死多少,這種莽撞沖鋒的行動,劉方亮當然不會讓高一功去做。
但就這么被悶轟,損傷士氣,也不是一回事,于是劉方亮命令游騎兵出擊,不靠近榆林大營,只在遠處用弓箭襲擾炮陣,令其不能繼續放炮即可。
“噠噠噠噠”
于是,一隊闖營游騎兵縱馬出行,人數不多,只五六十人,他們采用松散陣型,兩三一組,沖到榆林軍營前一百五十步之外,張弓搭箭,想要用箭矢襲擾炮陣,但榆林軍怎么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對應的,榆林游騎兵亦是出戰,和闖軍游騎兵展開纏斗。
闖軍游騎兵且戰且退,想將榆林騎兵誘至空曠地帶消滅,但榆林騎兵并不上當,他們只是驅逐闖軍騎兵的騷擾,但并不追趕。
見計不成,闖軍派出更多的騎兵。
炮聲中,雙方游騎兵在中間的空地上,你追我逐,廝殺劇烈。
但明顯的,闖軍并不占上風,十個落馬的,倒有七八個都是闖軍,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不少的榆林游騎兵的腰間都揣著一把裝了紙包彈的遂發短把火銃,兩人剛照面,忽然抬手就是一銃,“砰!”火光乍現,白煙冒起,子彈直擊面門,闖軍騎兵根本來不及反應,就慘叫落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