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明顯的看出來,他的內心十分震驚,肯定不可能相信阮凌剛才所說的話。
不過李正春心里雖然充滿了懷疑,但是他并沒有浪費時間多想,而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哈哈,哈哈,春哥!這件事情說來話長,你真的想知道”?
阮凌聽了李正春的話后,并沒有立刻解釋,而是先開心的大笑了二聲,接著反問道。
“是的阮兄弟!春哥很感興趣,你就別浪費時間,藏著掖著了,快說吧”?
李正春聽了阮凌的話后,沒有猶豫哪怕是萬分之一秒的時間,繼續催促道。
“好吧!既然春哥真有興趣,想知道怎么回事,那我就簡單的跟你說一說。
這件事得從二千多年前說起,其實這種能夠透光的銅鏡,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
后來一直傳到了北宋時期,制作方法就失傳了,自那之后在考古發掘中。
便再也沒有發現過這種透光鏡,也就是說已經足足失傳了一千多年。
但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有一名上海的研究人員,查找了大量的歷史資料。
還有經過自己千百次的嘗試,終于破解了這個千年謎題,做出了類似的透光鏡。
據說它的原理好像并不復雜,其實相當的簡單,只不過是在制造這種透光鏡時。
由于鏡背的花紋或圖案,在凹凸處厚薄程度不同,經凝固收縮而產生了應力。
鑄造完成后經過打磨又產生了壓應力,因而形成了物理性質上的彈性形變。
當研磨到一定的程度時,這種物理性質上的彈性形變,不斷迭加的發生作用。
而使鏡背的各種圖案之間,形成了相應的曲率,從而導致了這種透光效果的出現”。
阮凌聽了李正春的追問后,沒有再賣關子,故意的拿捏讓他著急。
而是想都沒想,立刻大大方方,搖頭晃腦,像個博古通今,學富五車。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簡直就是無所不知的老夫子般,詳細的解釋道。
“嗯?阮兄弟!真的成功仿制了出來,那你有沒有親眼見過實物”?
李正春聽完了阮凌的解釋后,不但沒有感到解惑,心里反而是更加疑惑了。
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只是皺了皺眉,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接著又繼續追問道。
“這個,還真沒有,我只是聽說的……不過春哥!我雖然沒有親眼看到過實物。
但是這也不能說一定就沒有,畢竟這可是權威媒體報道過的事,應該不會有假”?
阮凌聽了李正春的話后,不由得老臉一紅,感覺有點尷尬,沒想到他會這么問。
然而阮凌很快又恢復了正常,接著就信心滿滿,中氣十足的說道。
正當阮凌說著的同時,李正春忽然向前跨了一大步,到了透光鏡的面前。
然后用分子掃描儀對著它照了照,片刻后,一組三維立體數字,就呈現在了自己的眼前。
李正春定睛一看,四千六百八十年,竟比剛才的青銅器,還要早了幾十年。
不過盡管如此,他并沒有感到十分驚訝,然而與此同時,阮凌剛說完話也看到了。
他卻不由得被嚇了一跳,真是萬萬沒想到,更是難以置信,這面銅鏡制造的年代。
居然比考古發現西漢時期的透光鏡,還要早了二千多年,這,這,這怎么可能呢?
不過就在阮凌被數字震驚得,完全說不出話來的時候,李正春忽然又問道:
“阮兄弟!真是有點出乎意料,這面透光鏡居然已經有四千六百八十年的歷史了。
現在我想再問你一個問題,他們是如何確定,西漢時期的透光鏡,就一定是最古老的。
也許還有比它更加歷史悠久的銅鏡存在,只不過是目前還未曾發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