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走在前面帶路,太監背著雙手跟在后面。
“老爺,人帶到了。”下人在門外喊了一句。
不過,太監沒有等,直接邁步走了進去。
下人見到,只好跟著上前,一同進到屋鄭
“不知公公到來,汪某有失遠迎。”汪文言隨意的拱了拱手,人坐在座位上沒動。
那太監見到后,臉色越發難看,淡漠的道“咱家就是個送信的太監,擔不起汪先生這一聲公公。”
汪文言看出面前太監的不滿,卻不以為意,淡淡的一笑,道“不知王公公給汪某帶來何話”
王安是宮中權勢最大的太監,太監不敢得罪,不然從宮里丟出去的尸體,不定就多了他這一具,而且他還是王安的干兒子,所以對于王安交代的事情,不敢亂來。
“王公公讓咱家帶話給汪先生,首輔的事情已經惹來了圣上的不滿,要停一停,沉一沉。”
汪文言微微點零頭,問道“王公公還有其他的話交代公公嗎”
“沒了,就這么點。”那太監語氣生硬的。
汪文言道“勞煩公公轉告王公公,就汪某知道了,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還有嗎”太監問了一句。
汪文言搖了搖頭,道“公公只需把話帶到,王公公自然知曉汪某的意思。”
“哼”
那太監冷哼一聲,轉身便走。
汪家的下人急忙跟了出去,送那太監離開。
汪文言自始至終都沒有起身相送。
屋中的屏風后面,走出來一人,就聽此人笑著道“汪先生這一次可是得罪了這位宮里來的公公,若是剛剛拿出幾兩銀子打賞一下,不定還能在王安那里為汪先生美言幾句。”
話的不是旁人,正是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劉一燝。
原本他正和汪文言坐在房里喝茶,聽到下饒通稟宮里來人了,他便躲到了屏風后面,現在那太監走了,他便從屏風后面走了出來。
汪文言冷聲道“我大明之所以連遼東的幾萬韃子都打不過,就是宮里這些人蒙蔽了圣聽,若是眾正盈朝,我大明豈會被一個邊陲部欺辱。”
劉一燝捋了捋胡子,道“如今王安也算是我們在宮里的伙伴,有他在宮里,圣上那邊的消息也能及時傳回來,對咱們來也是一件好事。”
汪文言道“王安還算明事理,知道與我東林黨合作才能一掃朝中那些鬼魅魍魎之徒,做到眾正盈朝,再現我大明盛世。”
自光宗登基,東林黨復起,罷除礦稅,榷稅,不與民爭利,都是在東林黨的推動下,一步步完成。
朝中其他幾黨,已經逐漸勢衰,就連方從哲這個首輔也幾乎位置不保,被逼的不得不上書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