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高起身,從袖口里掏出一本奏折,往上一遞,道“這是大同巡按王心一送來的急奏,微臣看過后認為事關重大,不堯擱,便先一步呈給圣上批閱。”
站在一旁的內監從葉向高手中接過奏折,退回到啟身邊,雙手遞了上去。
啟沒有接,而是道“念給朕聽。”
從入宮的內監幾乎都會讀書識字,并且有專門的翰林教授他們,一些內監的才華甚至不比那些進士和舉人差什么。
內監打開折子,剛要張嘴念,眼睛陡然睜大,旋即雙膝跪倒在地上,折子舉過頭頂。
見狀,啟眉頭一皺,道“怎么不念呀”
“奴婢不敢。”內監低著頭。
站在下首的葉向高適時出言道“圣上還是親自看吧。”
啟看了看葉向高,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內監,神色鄭重起來,伸手拿起內監舉起的折子,打開看起來。
看完之后,他臉一沉,問道“此事可有實據”
他并沒有因為一本奏折就相信上面的內容,不是他不想相信,而是像王心一這樣的東林黨人讓他失望太多次,已經不敢完全相信。
對于東林黨,他早就沒有初登大寶時那般信任,尤其廣寧兵敗之后,對于東林黨更是有了幾分不喜。
“圣上。”葉向高道,“王心一去往大同已有一段時日,他既然敢上奏,明應該確有此事。”
啟并沒有因為葉向高的話就完全相信折子上的內容,而是對跪在地上的內監道“去把駱思恭給朕找來。”
內監爬起身,躬身退了出去。
葉向高道“此事事關重大,還請圣上早做打算,一旦亂匪勾結了草原上的北虜,勢必會動搖九邊的根基。”
“依閣老的意思應當如何解決”啟問向葉向高。
葉向高道“微臣以為,最好派大軍去大同平叛,對于那些與亂匪勾結的官員,一律去職查辦,押解進京,交由刑部審理。”
“王愛卿折本上所言,大同兵馬已然不可信,一旦動兵,需要從其它地方調兵遣將,閣老以為剿紡兵馬應該從哪里調派過去”啟問道。
若真像奏折上所言,大同出現了逆紡苗頭,他不介意派兵剿滅。
葉向高想了想,道“宣府和榆林鎮這兩個地方都可以調集兵馬去大同平叛,不過微臣以為,最好用宣府的兵馬,畢竟距離大同更近一些,也能更快剿滅大同的亂匪。”
“那就讓內閣擬旨吧。”啟了一句。
隨后他伸手端起一旁的蓋碗,打開杯蓋,放到嘴邊吹了吹,輕輕啜飲一口。
“微臣遵旨。”葉向高躬身行了一禮。
啟蓋好杯蓋,抬頭見到葉向高還在,便道“閣老還是事”
“回稟圣上,確實還有一事,需要圣上允準。”葉向高躬身道。
啟隨手把蓋碗放到一旁,問道“閣老請講,若不是太為難,朕會允準的。”
站在下首的葉向高開口道“從宣府派兵去大同,要提前準備糧草給宣府的兵馬,需要不少銀子”
話還沒有完,就聽啟道“糧草的事交給戶部和兵部去辦,閣老你去盯著他們。”
“啟稟圣上,遼東連番大戰,戶部早就沒銀子可用,就連朝中大臣的俸祿還欠著呢。”葉向高躬身道。
聽到這話的啟眉頭皺了起來,道“戶部收上來的稅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