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清軍的阿巴泰臺吉來了。”
一名蒙古衛士來到蒙古包里通報。
貝勒貝子這些稱呼都是滿清自己的叫法,蒙古人并沒有這樣的叫法,阿巴泰這個大清的和碩貝勒,在蒙古人這邊只能算是臺吉或者說是塔布囊。
“是不是像我說的那樣,最先等不及的人是清軍。”固始汗略顯得意的說道。
從豐州城下返回后,巴圖爾渾臺吉和敏珠爾等臺吉便來到了固始汗的蒙古包中。
而且從他們回來,到阿巴泰上過來,中間并沒有過去多長時間。
“看來清軍那邊真的比咱們更著急拿下豐州城。”敏珠爾說道。
這時旁邊的巴圖爾渾臺吉開口說道:“咱們好歹還有牛羊可以作為儲備,短時間內不會缺少食物,清軍和咱們蒙古人有很大不同,他們的糧草絕大部分是從遼東一路帶過來的,不像咱們,所以他們的糧草壓力比咱們更大。”
清軍從后金開始,糧草幾乎都是靠搶掠維持消耗,如果搶不到就會陷入很危險的境地。
從遼東出發的清軍先要經過科爾沁部分地區,在途經內喀爾喀,又經過插漢河套,在走出插漢河套之前,所經過的蒙古部落都是大清的盟友,自然不好去搶。
出了插漢河套,蒙古部落并不多,多是一些放牧搬遷移過來的小部落,幾十人最多不過一二百人。
這樣的部落就算是搶了,也不夠維持清軍幾萬大軍的日常糧草消耗。
而一些大型蒙古部落,幾乎全部被張洪遷徙到了更西面的方向,不給蒙古聯軍和清軍留下就地就食的機會。
青城周圍這么大一點地方聚集了近十萬大軍和大量的牛羊,沒了糧草這么多大軍自然就不戰自潰。
至于清軍和蒙古聯軍沿路去往山西和往宣府方向,張洪就更不怕了。
因為這兩條路線上,虎字旗修筑了不少墩堡,只要蒙古人和清軍敢往這兩個方向走,就會被這兩個方向的墩堡像鎖鏈一樣纏住。
而且進去容易,想要出去就難了。
“把阿巴泰帶過來吧!”固始汗對來蒙古包報信的衛士吩咐了一句。
衛士躬身退了出去。
阿巴泰很快被帶了過來,而隨他一塊過來的幾名白甲兵被攔在了蒙古包的外面。
“見過固始汗!”阿巴泰面向坐在蒙古包內正中的固始汗折腰行禮。
“給阿巴泰臺吉讓個位置。”
固始汗讓離自己最近的一名蒙古臺吉把位置讓出來。
阿巴泰代表著大清,身后又有幾萬清軍在附近,固始汗自然不會把他當成一個普通臺吉對待。
地位上和準格爾部的巴圖爾渾臺吉相當。
“謝固始汗。”阿巴泰過走到敏珠爾旁邊的位置盤膝坐了下來。
待他坐下后,固始汗開口說道:“今天過來,你們清軍那邊可是已經想到了攻下豐州城的辦法?”
之前派出百夫隊試探豐州城青城的事情,他沒想過能夠瞞住清軍那邊。
豐州城本就不是什么大城,聯軍和清軍的營地雖然各自在豐州城東西兩側,可兩邊的距離并不算遠,不久前的炮聲清軍不可能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