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這個時候咱們可不能后悔。”
吳三桂見祖大弼開始泛起猶豫,不得不出言相勸。
“可現在忻城伯已經知道,相信魏國公很快也會收到消息,這種時候咱們去見首輔,怕是要徹底與勛爵一脈走上對立。”祖大弼面露憂色。
吳三桂勸說道:“勛爵不缺子弟,也不缺投靠他們的武將,咱們繼續跟忻城伯也不會得到重用。”
“首輔也未必真的有多重視咱們。”祖大弼擔心的說。
吳三桂一擺手,說道:“咱們也不是真的要投靠首輔,不過是借助首輔的力量,拿到兵權,只要咱們有了自己的兵馬,以后不管是魏國公還是首輔,想要拿捏咱們都沒那么容易,大不了咱們還可以帶著手下的兵馬去投奔其他人,只要手里有兵馬,就不愁沒有出路。”
“行吧,就聽你的。”
祖大弼不再堅持什么。
這種無兵無權寄人籬下的日子,他早就過膩了。
過去不管是替大明守著遼西走廊,還是投靠皇太極,都沒有來到南京這些日子過得憋屈。
“既然舅父沒意見,咱們現在就去拜訪首輔。”吳三桂說道。
“這么急嗎?忻城伯剛走,要不要再等等?”
“忻城伯能夠知道兵部的人來過大營,首輔說不定也會知道忻城伯來大營見咱們舅甥二人,既然決定去拜訪首輔,不如果斷一些,也讓首輔看到咱們的誠意。”吳三桂說道。
祖大弼見他這么說,也不再反對,點頭同意下來。
兩個人回到營中,立刻牽來了馬,再次出營趕往南京城內。
南京城城門口守城的兵丁是南京守備
祖大弼和吳三桂一進城,守城門的兵丁立刻把這個消息送去忻城伯府。
而此時的祖大弼和吳三桂已經顧不上這些了,進了城,直接趕往首輔錢謙益的府邸。
作為文官中唯一一位輔政大臣,錢謙益府門外每天都會有一群排隊等著他召見的官員。
當然,門外的官員中除了少數是有正事求見,剩下絕大部分官員都是為了向首輔賣好,希望能夠見到首輔一面,從而得到重用。
不過,這些人大部分都未必有機會見到首輔。
真正有背景的人,早就通過關系見到了首輔,而等在首輔門前的這些官員,多是一些沒有關系和背景的官員。
守在這里不過是想要賭一賭運氣。
守在錢謙益的府邸門外的官員中,除了文官外,還有少量武職。
“勞煩進去通稟一聲,就說新軍祖總兵和吳參將求見閣老。”吳三桂掏出一塊五兩重的銀子塞進門子的手中。
門子一揚手腕,把銀子順進袖子里,嘴里面說道:“二位將軍稍候,容小的進去通稟。”
府門被重新關上。
吳三桂站府門外的石階上,耐心的等候。
祖大弼和吳三桂兩個人是從遼東來到南京城,名氣不小,南京城內很多官員都知道他們二人。
也知道這兩個人雖然品級不低,但并不受重視,所以首輔門外的官員,沒有一人上前和祖大弼他們打招呼。
門外的這些官員除了瞧不上他們二人幾姓家奴的行徑,也和他們二人空有品級沒有實權有關,說不定哪天會被朝廷收拾。
自然而然也就沒人愿意與祖大弼和吳三桂接觸。
反而有他們兩個人在的時候,首輔門外的這些官員都躲著他們二人,仿佛他們二人身上有什么臟東西一樣。
站在石階上的吳三桂,看著周圍避開的官員,心中很是無所謂。
趨吉避害是人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