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不太好說。
聽到今天可以休息,那丫頭很神奇的沒有表現出歡呼雀躍,眼珠子咕嚕咕嚕的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反正看上去是沒想什么好事。
結束了晨練以后李良如約在樓下等父母。
這一回李雙陽倒是沒大包小包的重裝出行,僅僅是戴了副太陽眼鏡,蘇芹挎著包,戴著一個太陽帽,李雙陽還給李良準備了一個兒童鴨舌帽讓他戴上,一家三口出門朝著公園走去。
所幸楓葉公園離的不遠,這會兒天氣還不算很熱,于是三個人就以步行的方式趕往公園,李雙陽順便可以在散步的過程中,看看鄰里街區的變化。
這些年過去,路上的自行車越來越多,自行車不再是尋常人家承擔不起的大件,路上的電車也不見了,頭頂的電網線纜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輛燒油的公交汽車,楓葉公園附近還有一大片建筑工地,看那樓層的高度,仿佛要蓋到天上去,看得人頭暈眼花。
“變化有這么大嗎”
除了基礎建設以外還有一件事,楓葉公園不再收門票費了,以前是門票10元一張,現在園區免費向市民開放,這也就讓前來公園游玩的游客人數幾何式上漲。
人流大了,乞討的和賣藝的也就多了,三個人來到公園的東門,還沒進去,就遇到了三四個捧著碗灰頭土臉的流浪漢上前乞討,本來蘇芹心里挺反感這些手腳健全還來乞討的流浪漢,耐不住李雙陽心軟,也就是些零錢而已,給就給了。
幾波乞討過去,沒想到口袋里那點零錢就這么被他散完了。
“咦,那里有人在耍劍哎,我們去看看”李雙陽指著圍觀的人群,帶母子二人朝那邊走去。
來到人群外圍,李良往里面一看,咦,居然是熟人。
這是當初在環城公園遇到的賣藝人,舞劍的爺孫倆,只不過這次只有少女在那舞劍,不見了老人的蹤影,比起過去,少女的劍路似乎更要凌厲了三分,精致姣好的面容也如凝結上了寒霜一般,舞出的套路招招致命,仿佛是有什么心事卻發泄不出來。
周邊的看客哪懂劍意劍語,看著少女舞劍舞的虎虎生風,只知道拍手叫好,有些看上頭了的觀眾還很大方的扔出幾張零錢,捧了個錢場,而李良就在人群中默默的看著她的劍舞,心中卻是回憶起了那個老人。
劍圣,余小白。
李良查過余小白的資料。
網絡上有一本關于老人的個人傳記,上面寫到,這位老人前半生只是個普通的車間工人,由于酷愛武俠,在青年時期到處拜師學藝,被排擠過,被江湖騙子騙過,在經過一系列現實中的挫折之后,余小白并沒有放棄武俠夢,他不再拜師,開始自學劍術,為了磨煉技藝,他在上世紀中期,參加了北方的抗美援朝戰爭,僥幸在戰爭中存活了下來,練成一身殺伐劍術,后來因為出手戾氣過重,回歸后依次拜訪了少林寺與武當山,最終在武當山沉浸五年,將劍術臻于大成。
之所以被外界稱作是劍圣,是因為余小白曾出演過一部電視劇,扮演了一位劍圣的角色,劇組曾放料出一句戲言,說是要找一個老頭演劍圣,沒想到找來了一位劍圣演了個老頭,也正是因為這句戲言,余小白的名諱逐漸廣為人知,而他的劍術和槍術造詣,也確實坐實了劍圣的威名。
不翻他履歷還好,翻了他的履歷這才知道,原來這位偏執的老人,曾為了磨煉技藝還一度上過戰場,個人實力絕對的過硬,而他的孫女,余英男卻不被人們所知,沒有繼承祖父的名聲,只是將他的劍術默默傳承了下來。
現場中正在拍手叫好的群眾還不知道,他們叫好的賣藝人,正是劍圣的孫女,其中不乏有起哄的,也有打賞的。
有個熊孩子看別的大人在給余英男打賞,熊孩子也要去撒錢,只不過他撒錢的方式跟其他觀眾不太一樣,都是撒錢,別人是撒那種一塊五塊的紙鈔,他卻是跟父母要來了一枚枚硬幣,朝著余英男砸了過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