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連忙招呼張瑩落座。
為了給班主任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張愛玲還把一些平時舍不得喝的茶葉拿出來,拆開來給張瑩沖泡,又是端茶倒水,又是瓜子糖果,張瑩難為情的表示兩個老人不必客氣,而她心里卻是想著,李良的家里人這么和善,看起來不像什么暴力型家長啊
“你們聊,我回屋忙去了。”李良跟爺爺奶奶打完招呼之后就把自己關進了房間。
張瑩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
短暫的客套之后,她和兩個老人聊起了李良在家時的日常,打算先從李良的行為習慣分析他的性格,然而李良的爺爺反倒緊張了起來“李良是不是又在學校里惹事了”
“沒有沒有,我今天過來就是了解一下他的狀況。”張瑩趕緊安撫了一下老人。
“那就好”李忠德回憶著孫兒平時的生活“他在學校表現怎么樣我不清楚,但是在家里,他一直挺低調的,平時也就是看看書,或者下樓去找后院那個女娃娃玩鬧,其他就沒了。”
“沒了”張瑩沒想到李良的日常會是這么簡單。
她不信邪的追問道“李良不是還養了一條狗么”
李忠德頓時恍然“哦你是說小黑啊,我知道小黑,那可是我們良蛋兒的寶貝疙瘩,是他的命根子,良蛋兒可喜歡小黑了,每次吃飯都要去找小黑一起吃,小黑也很聰明,那是我見過的最有靈性的狗。”
“樓后那個女娃娃是李良的朋友么”張瑩又問道。
李忠德沉吟道“女娃娃那是梁姐家的孫女,我也不知道該咋形容,聽良蛋兒說,這孩子一天到晚沉迷動畫片,不好好學習,說實話,我還有點擔心我們家良蛋兒會被她影響了。”
“影響什么影響”張愛玲這時插嘴懟了老伴一句“你吃人家喝人家東西的時候,咋就不見你怕人家影響你我看人家小曼曼挺好的,又活潑又可愛,家里又有錢,不像你,吃誰的飯砸誰的鍋”
李忠德當即臊紅了臉“你亂說什么,我吃人家啥東西了”
“那你以為小田當年住咱家的時候,你整天大酒大肉都是從哪來的,后來你買相機的錢又是從哪來的,啊真是不要一點b臉。”張愛玲沒好臉色的罵罵咧咧道。
如果誰給張愛玲錢花,誰給她一口好吃好喝的,她能記對方一輩子的人情,這是經歷過上世紀饑荒年代的人才會擁有的執念。
眼看兩個老人竟當著自己這個外人的面爭吵起來,張瑩尷尬極了,她勸著兩位老人以和為貴,不得不跳過了“曼曼”這個令二老產生分歧的話題。
于是張瑩轉而聊起了李良的古怪性格。
“怪”張愛玲有點不高興了“我不覺得他有什么奇怪的,他又不打人又不罵人,就算頂撞我兩句,那肯定也是因為他有他的道理,我沒什么文化,不如良蛋兒懂的道理多,反正我覺得我孫子挺好的,比所有孩子都要好。”
從業以來張瑩從來沒見過這么離譜的家長。
別人家都是因為孩子不聽話而頭疼生氣,換到李良這邊,他的奶奶居然說自己是因為沒文化才會被孫子頂撞,反而煩惱于自己不夠懂事,惹了孫子生氣。
張瑩啞口無言。
之所以不理解張愛玲的想法,主要還是因為張瑩不清楚李良家里的真實情況,比如李家存折上的一百來萬存款,這些錢可都是別人看在李良面子上來送的禮,陸陸續續積攢了這么多,在這個五萬塊就能買一套大戶型房屋的年代,一百萬相當于普通人一生都賺不到的財富。
對于視財如命的張愛玲來說。
既然孫兒已經給她帶來了此生想都不敢想的財富,那么她往后的余生,只會考慮自己如何乖乖聽話配合孫兒,在她眼中,誰能掙到錢,誰就是硬道理。
當然,這種事張愛玲肯定是不會給一個外人說出去的,她再蠢也不會大肆宣揚好多人跑來她家送禮,而這也就造成了張瑩對二老的不理解,只覺得兩個老人是無下限的溺愛孫子。
“叔叔阿姨你們先坐著,我去看看李良在干啥。”張瑩干笑著起身離開臥室。
她跟兩個老人已經有點聊不下去了,于是接著去找李良的機會,來到了李良的房間,當她推門進屋時,剛好看到李良坐在寫字桌前,正在用毛筆寫字。
“喲,練大字呢”張瑩有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