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很懂當地土著的文化與歷史,但這并不妨礙李玄鶴翻閱書中的內容,他先是翻開了《青囊術》的第一頁,寫在序章上的第一句話赫然落在了他的眼中。
——天之道,損盈完缺。
這幾個字明明是歷史上的地球人土著所撰寫的文字,李玄鶴從未接觸過這里的文化,然而當他翻開書本后,那些奇怪而又復雜的文字卻仿佛擁有了生命力,像是蝌蚪一樣游動了起來。
原本陌生的文字似乎變成了李玄鶴認識的文字。
“天之道……”
李玄鶴念著念著,中正平和的心境漸漸泛起怪異之感。
起初他只是抱著置身事外的態度,以局外人的視角翻閱吳王村埋藏在歷史中的秘密,可當他看到《青囊術》序章的文字,當那書本中蘊含的異常力量令他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之時,他發現,他好像不太想放下這本書了。
這本書能幫他理解書中一切他所不能理解之物。
于是李玄鶴索性就在半空中盤腿坐了下來,捧著書本,一頁一頁的翻閱,越看越是入迷,就連時間流逝都感覺不到了,在他魔怔一般的閱讀過程中,他手中的古書也在不斷加深與他的寄生,那不可名狀的裝訂針線好似生根一樣深深扎入了李玄鶴的血肉之中。
“難怪這里的凡人扛不住誘惑。”
李玄鶴看到興頭時,從袖里乾坤中灑出了一把煮好的豆子,配著清酒,看著書的同時邊吃邊喝:“寫出這本書的真是個天作之才,這里面有些東西連我都不得不佩服,只可惜尺度太大了,一般人看了這本書以后,只怕是會瘋掉吧。”
接肢,移容,換骨,造器。
其實《青囊術》總共就講了這四種技術。
至于書里的內容把這四種技術詮釋到了何種程度,就不太方便講了,因為書里對這四種技術的描述太過于瘋狂,即使沒有異常力量作祟,光是那夸張的內容就足以吞噬人的理智。
吳王村的祖先就是沒抗住《青囊術》的誘惑,不僅人變的魔怔了,還把書里的“接肢”技術實踐了出來,用一條條人命去進行一次次嘗試,經過一次次失敗后,最終一步步走向了喪失理性的深淵。
他們用動物的肢體拼接到了人的身上。
用無數條生命換取了實驗的成功后,他們又把“接肢”技術運用到了自己的身上,給自己換上了更強壯的肢體,甚至通過崇拜邪物來讓自己變得更“完美”,然而他們都忽略了《青囊術》原作者最初的心愿。
世界上有很多殘缺的人,或是先天缺失手腳,或是后天受傷截肢,《青囊術》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給這些生而殘缺的人一個補全自我的機會。
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換上狼的心臟。
給失去雙腿的殘疾人換上鹿的腳。
給骨質脆弱的患者換上強壯的骨頭,給沒了牙齒的患者換上堅硬的獠牙,給樣貌丑陋內心自卑的患者換上平整的臉皮,《青囊術》是為了治愈殘缺者而出現,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醫術結晶之一,但是它的技術強度太可怕了,可怕到了沒有哪個正常人能承受住里面的內容。
沒有圣人的精神意志,根本抵擋不住那四種技術的瘋狂。
“督命我為其造三百精兵,鹿首,狼牙,鱗身,虎爪,鷹腳,鵬翅,取名禍方。”
“青囊要術本是損盈完缺之道,志在救死扶傷,意在補全殘缺,而非投之兵術,我之心血怎可對性命如此兒戲?”
《青囊術》的末尾,作者寫到有人逼他用接肢技術投到軍事用途中去,要作者挑選出各種強大動物的骨骼與器官,為其改造出三百個強大戰士,原作者拒絕了,但書里并沒有提及原作者最終何去何從,戛然而止的故事到了這里似乎已經預示了原作者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