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要在這里結束。
……
……
萬象山。
太上祖師獨居的小院中,李良此時正站在偏室的展臺前,單手撫摸著展臺上未完成的畫作:“……不對勁。”
這應該是李玄鶴專屬的畫室,雖然實在想象不出來這個粗鄙之人喜歡繪畫,但李良卻從畫作上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畫作上的墨痕并非單純為了勾勒線條那么簡單,或者說這些用來畫畫的顏料根本不是墨水,李良搓了搓手指,指尖上頓時騰起一抹純黑色的雷弧,當他用這陰雷湊近到畫作時,畫紙上的墨跡頓時燃燒出了一縷青煙。
“唉……”
一聲悠悠嘆息從青煙中響起。
是李玄鶴的聲音。
這一聲嘆息似有放不下的思念,亦有意難平的遺憾,李良目光一閃:“果然如此,這家伙,居然已經摸索到是物與非物的界限了。”
偏室內這滿屋子的畫作,都是李玄鶴以化物神通,將‘非物之物’轉化為‘是物之物’,從而完成的作品。
所謂的非物,可以是喜歡、憎恨、開心、思念、悲傷,也可以是記憶、執念、信仰,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切不存在于現實中的非物質唯心產物。
所謂的是物,則是現實中存在固有形態的實體化物質。
這個畫中的女性,便是李玄鶴用他的思念凝成墨水,從而勾勒出的肖像畫,此類“非物之物”在觸碰到太虛陰雷是會產生升華反應的,會從是物之物的固有形態,回歸非物之物的本來面貌。
不光是展臺上未完成的肖像畫。
這間畫室里的所有作品,只怕都是李玄鶴用他能夠化物的神通,制作出來的作品。
這些堆積成了小山的畫作,每一卷,都是李玄鶴凝思成墨的作品,每一卷,都代表著李玄鶴曾經的喜怒哀樂。
李良在堆起來的畫卷中翻翻找找了一會兒,挨個攤開卷軸觀摩李玄鶴留在這里的畫作,這里面有人物像,有風景畫,還有比較抽象看不出來是啥的古怪東西,但不論是什么,只要李良用太虛陰雷稍稍湊近一些,畫紙上的墨跡便會蒸發出一絲絲青煙,從中還原出李玄鶴畫畫時凝練的墨水原型。
比如一副夕陽色調的萬象山風景畫。
畫中有著密密麻麻如同螻蟻般渺小的人,當李良用陰雷靠近這幅畫時,畫紙上蒸發出來的青煙,從中傳來了一絲凄涼的風聲,仿佛有一抹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空洞感。
李良又翻開了另一卷畫紙。
畫上是一個扛著出頭的佃戶,視角是佃戶的背影,于是李良再次如法炮制,在不破壞畫作的前提下用陰雷從中蒸發出了一絲青煙,這一次青煙內散發出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情緒,看到此處,李良終于明白李玄鶴究竟想做什么了。
而就在這時。
“先生!!”
忽然一聲傳音在李良耳邊響起。
“我安插在祖師身邊的弟子傳來回信……祖師危矣!”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