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射電望遠鏡可以透過云層,不受氣象條件的影響,白天夜晚都可以觀測,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加之觀測的輻射波波長長,不受星際和星系塵埃云的阻擋,因而大大擴展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觀測范圍。
這些都是射電望遠鏡的優勢。
但相對而言,射電望遠鏡也是有弱點的,首先是它的成像是通過計算機處理過的,看到的不是天體的真實面目。
其次,射電望遠鏡的精度其實是遠不如光學望遠鏡的。
不要看它的名字起的很高大上,但實際上精度其實要比傳統的光學望遠鏡低不少。
一架直徑10厘米的光學望遠鏡的分辨本領能達到14點左右,它能看清月球表面上2千米的細節。
而全世界最大的可動射電望遠鏡,是日耳曼國的100米直徑的可動射電望遠鏡,但它的分辨本領只有33點。
這個數字還比不上人眼的30點。
也就是說,人眼看月亮比它看月亮更加清晰。
不過射電望遠鏡可以聯機運作,也就是兩架或者多架射電望遠鏡接收同一天體的無線電波,多束波進行干涉,其等效分辨率最高可以等同于一架口徑相當于兩地之間距離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這是一個巨大的優點,是光學望遠鏡無法做到的。
但精度上來說,它比不過的光學望遠鏡是事實。
所以一般來說,射電望遠鏡和光學望遠鏡都是互補的,兩者可以同時針對一個目標進行觀察,進而數據互補,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他這次收集參宿四的信息,采用的就是這個方式。
利用學校和滇南的光學望遠鏡做光學觀測,再利用清海的射電望遠鏡陣列做補足,以此獲得全面的數據。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第六天的清晨,陣列式的射電望遠鏡停止了工作,收集到的數據被送往計算中心進行處理,這大概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
對于徐川和南大的幾位師兄來說,這一段時間無疑是很難熬的。
射電望遠鏡在過去四十八個小時內收集到的數據至關重要,一方面是全面的數據可以用來更加精準的精算出參數四的直徑、質量、體積等各種信息。
以此來確定xueyberry計算方程是否有能力對遙遠宇宙中的星辰進行精準的計算。
這對于天文界來說意義重大。
如果能獲取到遙遠星辰更精確的數值,人們能依據它來推斷出更多的信息。
比如恒星正處于生命的哪一階段,是否足夠穩定,周邊是否有其他適于生存的星球,是否有其他的智慧種族等等。
此外,它對于基礎物理和高能物理的研究也有不小的影響。
科學進步需要做大量的實驗來驗證假說。在當今時代,很多理論高能,高磁場等極端條件下的實驗才能夠驗證。
所以歐洲會建造巨大的粒子加速器hc,但即使如此,依然很多問題無法在地球實驗室完成。
而宇宙中很多天體物理現象,如脈沖星,超新星爆發,類星體吸積,自然的了極高能情況下的物理過程。
觀測這些天文現象,可以幫助人們檢驗理論。
無論是相對論、亦或者是量子理論,都有著大量需要天文現象才能論證的觀點。
只不過這些東西對于目前的人類和科技進步發展來說,都太遙遠了,這些東西都處于最頂尖的理論前沿,所以即便是發現了,短時間帶給科技進步也沒有多大。
這和數學物理很像,頂尖的數學物理都已經在研究未來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是數百年的東西。
那些尖端的理論成果要轉化成科研成果誰都不知道要多久。